熱門:

2023年4月6日

虛產平台籲增加幣種添競爭力
衍品交易佔比高 望開綠燈利對沖

證監會對《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營運者的建議監管規定》諮詢上月底結束,新發牌制度將於6月1日生效。當中擬開放散戶投資虛擬資產,建議持牌平台只可向散戶提供合資格大型虛擬資產。綜合業界意見,普遍預計首階段幾種主流資產包括比特幣及以太幣可被納入,並希望擴闊投資選項,如流通量排名首10或20名的資產;同時,業界反映衍生工具佔虛擬資產成交量三分二,對營收相當重要,投資者亦有對沖需求,冀盡快允許相關交易。

建議納入首20大流通代幣

對於代幣納入準則,證監會提出,持牌平台只可向散戶提供合資格大型虛擬資產,即已獲起碼兩個獨立指數供應商納入至旗下至少兩個「獲接納的指數」中。已知正申請牌照中交易量最大的虛擬資產交易所OKX,其全球機構業務部董事總經理黎智凱表示,現時準則主要集中在市值較大、納入傳統金融指數提供方的指數成份幣種,只是一個開始,投資選項並未足夠。OKX全球平台正提供200至300種資產,他坦言,大部分交易流通性集中於排名前幾隻,相信若首階段開放首10至20種資產已足夠,預計大部分交易集中在比特幣、以太幣等兩至三種資產。

黎智凱指出,現時傳統金融指數提供方並非專注做虛擬貨幣指數,而虛幣市場發展快速,擔心更新指數成份速度未必跟上實際情況,令港人無法參與市場流通性好、市值大的主流資產,故有必要設立審批機制,讓平台向證監會提交額外申請。

目前香港兩間持牌平台營運商之一、OSL母公司BC科技集團執行董事兼法規事務部主管刁家駿則建議,不要特別限制幣種,最理想是不在平台層面作篩選,改為規限平台作更清晰風險披露,讓投資者自行選擇。他解釋,數字資產為極度全球性,若香港框架收得太窄,最終或令香港投資者繞過本港框架,往海外不受監管的平台投資,削弱散戶受惠於香港的保障範圍,難達政策效果。

普遍認同設風險承擔上限

相關限制亦會減低國際大型交易平台進駐的意欲,有大型交易平台直言,現時交易幣種幾百隻,若本港框架可向散戶售賣的幣種狹窄,基於成本效益考慮,未必具吸引力。雖然內地嚴禁虛幣交易,但不少平台視香港為踏腳石,可為內地放寬監管做準備,惟平台因不欲交出數據,故無意發展內地市場,以致香港不是首選市場,正觀望本港新框架再作考慮。

證監會稱,營運者應為每名客戶設定風險承擔上限,業界普遍同意做法。黎智凱認同,虛擬貨幣為新興資產,不建議散戶把大部分資產投資其中,佔資產10%作為分散投資已相當足夠。另一牌照申請者、HKbitEX聯合創辦人兼首席策略官盧廷匡不認為要有硬性指標,因銀行及券商也是按個別客戶風險偏好制定相關比例。

現行制度下,持牌平台不得買賣虛擬資產期貨合約或相關衍生工具,但業界對衍生品交易呼聲高。黎智凱透露,全球逾三分二虛擬資產交易量來自衍生品交易,如芝商所亦以比特幣期貨及以太幣期貨為主,相關交易已非常活躍,希望未來允許散戶進行保證金交易及衍生品交易,並建議風險管理及投資者適用性要求上,可參考期貨條例及相關槓桿規定。

另一持牌平台營運商HashKey Group的行政總裁李啟泰指出,去年虛擬資產界接連出現風險事故,令市場對衍生品需求上升,用作對沖。平台擬推出期貨、期權及結構性產品,建議首階段可先開放予專業投資者,再擴至零售投資者。

採訪、撰文:王舒婷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