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5日
5間專營巴士公司齊齊申請加價。根據立法會最新文件披露,九巴加幅為9.5%,龍運加8.5%,新巴及城巴(專營權一)申請所有路線劃一加2元;城巴(專營權二)的機場線A及NA申上調價格50%,其他B、E、R、S及N線加價23%;新大嶼山巴士也申請加9.8%。立法會將於周五(17日)討論有關申請。政府表示,將審慎檢視,如果加幅過高,會建議調低幅度甚或拒絕申請。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會議周五討論5間專營巴士營辦商的加價建議。根據討論文件,5間巴士公司為其營運的6個巴士專營權提交了申請。文件指出,2020年至2022年期間,受累疫情影響,專營巴士平均每日乘客人次介乎300萬至350萬,普遍低於之前十年,即2010年至2019年約日均380萬至400萬人次,加上與其他交通工具競爭劇烈、工資及燃料成本上升,大部分專營權在過去幾年都錄得虧損。
九巴倡「豁免隧道費基金」資助
政府在文件中提到,評估巴士加價申請時,會考慮自上次調整票價以來的營運成本及收益變動,未來成本、收益與回報的預測,還有巴士公司的合理回報率等因素。同時會衡量如何讓巴士公司維持財務可持續性,在公眾的接受程度和負擔能力之間取得平衡。
除了龍運及城巴(專營權二),九巴、城巴新巴和新大嶼山巴士多條路線,前年已獲批加價5.8%至12%。九巴經營440條路線,佔全港專營巴士近六成,預計其加價對市民影響較大。九巴稱,九巴及龍運在過去20年,分別加價5次和兩次,即平均每4年和10年才調整一次。
九巴今次平均每程上調約0.7元,龍運平均每程加價約0.9元,九巴解釋,目前「專營巴士豁免隧道費基金」戶口累計約4.5億元,若果能夠從基金中扣除作紓緩,九巴平均每程實際加幅將低於0.7元。
九巴直言,疫情反覆拖累,乘客量未能全面回復,鐵路擴張導致巴士乘客量持續下降,香港人口增長停滯兼老化也令客量上升構成阻力,為經營環境帶來嚴峻挑戰。公司認為今次調整價格合理,期望政府盡快批准。
城巴(專營權一)及新巴申請所有路線劃一加價2元,城巴(專營權二)加23%或50%。城巴新巴說,在過去15年來僅曾3次調整票價,同期燃油價格及工資等各項營運成本不斷上漲,票價水平遠遠未能追上通脹,希望政府盡快批准及落實新票價,讓專營巴士公司的財政狀況回穩。
城巴新巴提出,申請加價是考慮到過去數年經營環境面臨嚴峻考驗,大眾出行模式改變以致客量下跌一成,隨着更多鐵路新路線投入服務,勢進一步流失顧客。公司逾三成乘客為60歲或以上長者,可繼續享用2元乘車優惠,其他乘客則受惠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加價對其每程巴士的額外開支平均約為1.3元,現正研究提供「常客獎勵計劃」。
議員轟脫離現實 促檢討機制
立法會議員兼民建聯交通事務發言人陳恒鑌強調,雖然本港市面逐漸走向復常,然而與全面經濟復甦尚有一段距離,不少市民收入銳減,巴士大幅加價將直接加重市民生活負擔,期望行會做好把關,在平衡巴士公司未來發展,以及基層市民的負擔能力下,積極考慮削減加幅,紓緩市民生活壓力。
陳恒鑌指城巴及新巴日常巴士路線票價劃一加2元,表面看來簡單易計,若以百分比來看,票價20元車資加價2元,加幅為10%,票價10元即加20%,不但較其他專營巴士為高,完全脫離現時以百分比作為評估加幅的做法,呼籲政府要深思現行規管專營巴士票價調整安排是否合適。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跨境客運業擔保貸款總額4億 |
上一篇: | 滙豐二手H按封頂息減0.25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