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0日
新一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將於周三(22日)發表。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的網誌披露今年預算案演詞封面是橙色,寓意香港未來定必能乘風而上,迎來燦爛陽光。多個團體均預期,財爺會續向市民派發消費券。
陳茂波於網誌中表示,在揀選預算案封面顏色時心裏的感受,是對香港未來充滿信心和期盼,寓意即使香港正站在新一階段發展的風口,只要向準目標、做好準備和部署,往後必定能乘風而上,迎來燦爛陽光。
他提到,香港每年面對的內外環境都不一樣,今年挑戰在於經歷了3年疫情打擊,加上外圍經濟疲弱,幾年下來累積了頗高的赤字,社會經濟的復甦仍須鞏固,對日後的投資需要加力支持。疫情期間政府透過擴張性財政政策、實施逆周期措施,有效緩減經濟下行對市民和企業所造成的壓力、穩住社會和民生,惟財政儲備無可避免出現下降。他又說,香港在復常路上,經濟正重拾動力,儘管資源偏緊兼面對較多制約,但無礙當局下大決心,竭盡全力拼經濟、惠民生,並為香港的未來發展作長遠布局。
許正宇:提振措施「一定要收」
財庫局局長許正宇在一個電視節目稱,政府在疫情期間推出的提振經濟措施,不能長期及大規模推出,「一定要收」,不過強調要張弛有度,以免令各界在過渡期間受太大影響。他強調,在收緊寬鬆政策的同時,要令現時逐步轉好的經濟走勢持續,可能考慮「中間偏鬆」策略。
財庫局前局長陳家強在另一電視節目上預期,預算案加稅機會不大,惟應該減少派錢,平衡開支。「餐飲業停頓時,大家明白政府要幫多些企業,起碼不要解僱員工或令人們失業,所以給些消費券,現在開始疫後經濟重建,這類支出項目,我覺得可以減少,平衡一些。」
多個政黨、商會及專業團體已就今年預算案發表建議,較多意見支持續派消費券【表】。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今年旅遊業將能恢復,本地生產總值(GDP)可回復正數,不應推行逆周期措施,但考慮到消費券已派了幾年,一旦停止市民會失望,而且部分行業在這幾年經營困難,有需要繼續扶持。他稱,為了平衡市民的期望與財赤擴大等考慮,應降低消費券金額,例如2000元至3000元,令開支壓縮至100億至200多億元,使財政儲備可以承擔。
港大經管學院馮國經馮國綸基金經濟學教授鄧希煒則指出,派發消費券過去確實能刺激經濟,但今年本地經濟情況跟往年不同,市道將好轉,預料未來9個月經濟不俗,建議考慮以其他更精準方式扶貧或支援企業。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丘應樺:沙地阿美擬盡快來港考察 |
上一篇: | 下月辦綠色金融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