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1月18日

劉鶴重申今年實現整體性好轉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昨日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WEF)發表講話指出,今年中國經濟將實現整體性好轉,經濟增速達到正常水平是大概率事件,他預計今年進口會明顯增加,企業會加大投資力度,居民消費可回歸常態。

劉鶴提到,內地疫情達峰及恢復正常的時間比較快,從某種意義上超出了預期。餐飲旅遊業及各類消費都開始回復正常。「我昨天碰到很多老朋友,大家都說3月份到中國參加高層論壇、4月份去海南博鰲年會,我相信你們會看到一切都已經恢復到常態化的水平。」

絕不可能重返計劃時代

當談及中國過去十年取得巨大經濟成績的經驗時,劉鶴回應稱,首先是必須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有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二是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毫不動搖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促進公平競爭,反對壟斷,弘揚企業家精神。「有的人說中國要搞計劃經濟,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三是必須堅持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四是依法保護產權和知識產權,無論是政府還是市場行為,都要在法治軌道上運行;五是堅持創新驅動發展。

在化解房地產業相關風險方面,他表示,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開始明顯改善。2021年下半年以來,市場出現價格和銷售急劇下降現象,房地產企業普遍流動性不暢、資產負債表惡化,個別頭部企業面臨重大風險。如果處置不當,很容易引發系統性危機,必須及時干預。

至於如何實施,劉鶴重申,第一是通過保護契約和產權,穩定預期,針對涉及全國188萬居民的2600多個已付款未交付的樓盤,從「保交樓」入手;第二,要大量輸血,改善房地產企業的流動性;第三,放鬆在房地產市場過熱期間採取的管制措施,擴大有效需求,使房地產公司具備造血功能。

共同富裕非搞平均主義

他又提及共同富裕,所強調的是避免兩極分化,最終還是要靠共同發展,要每個人艱苦奮鬥和勤勞致富,絕不是搞平均主義和福利主義。

劉鶴呼籲必須放棄冷戰思維,加強國際宏觀政策協調,平衡好治理通脹和穩定增長的關係。本輪是復合型通脹,成因複雜,除了需求側因素外,應當供需兩端齊發力,同步修復產業鏈供應鏈,高度重視能源與糧食安全。他期望大國在加息之餘,應高度重視此舉對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產生的負面外溢性,防止加重債務和金融風險。

在當地時間周三,劉鶴將與美國財長耶倫會晤,就經濟發展交換意見,兩人此前已進行3次視頻對話,這趟則是首次面對面交流。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