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3日
金管局近年推動銀行向第三方服務供應商開放應用程式介面(Open API),消息指出,該局正鼓勵銀行與銀行之間開放API,讓銀行在客戶同意下可互享客戶資料,以提供更好的產品及服務。該局並考慮設立一個中央平台,促進銀行間開放API的發展。分析認為,在大數據年代,數據互通對社會及經濟有利,成功與否要視乎客戶意願及銀行的取態,相信需要一段摸索期。
金管局發言人回應稱,該局一直推動銀行業開放API的發展和各類應用。目前與銀行公會及28間開放API參與銀行,探討在客戶授權下,銀行之間開放API傳輸賬戶資料的可行性。項目尚在初始階段,現時進度符合預期,倘有進一步詳情,將適時公布。
研設中央平台取資訊
本港銀行自2019年開始,分4個階段落實各項開放API的功能,今年將落實第三階段開放API功能,涉及中小企及零售客戶的存款賬戶資訊,包括賬戶是否存在、狀態、結餘及交易資訊等。第四階段「轉數快」(FPS)手機應用程式至應用程式(App-to-app)支付功能,則已於去年12月起逐步實施。
至於銀行方面,多集中於向第三方服務供應商開放API,消息透露,金管局正積極推動銀行間開放API,讓銀行可在客戶同意下互享客戶資料。
據悉,銀行間開放API的初期,只會涵蓋開放API第三階段的賬戶資訊;而金管局考慮設立一個中央平台,讓銀行在獲得客戶授權及符合相關規則下,提供並讀取第三階段的相關資訊。何時落實則視乎項目發展進度,包括制定互享資料規則,若過程順利可望明年實行。
客戶授權共享成關鍵
市場人士指出,過去銀行向第三方服務提供者開放API的反應不算太熱烈,部分原因是過去有個別社交平台發生保安事故,銀行亦關注客戶的私隱問題。而銀行會否熱中參與銀行間開放API,須視乎有否協同效益,例如有客戶向銀行A申請借貸,銀行希望了解客戶的收入狀況,若在客戶授權下,可查閱其在銀行B的賬戶資料,以助審批貸款,並可為客戶提供更佳的貸款條件;惟對銀行B而言,或會擔心客戶流失問題,特別是客戶基礎較大的銀行。
此外,除非銀行有極具吸引力的產品及服務,客戶本身是否願意授權銀行讀取其在另一間銀行的資料,亦是關鍵因素,故銀行間開放API的發展,料須經過一段摸索期。
金管局發言人表示,各階段開放API實施以來,來自第三方服務供應商的登記穩步增長,目前已錄得超過1200個來自第三方服務提供者的登記,使用銀行的開放API,而市場上銀行與第三方合作推出的創新服務亦陸續增加。
另外,自去年12月起推出第四階段「轉數快」App-to-app支付功能以來,已有超過40間商戶採用該功能收款,3月份的交易量逾17000宗。
方保僑:須平衡保安私隱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說,在大數據年代,數據互通是發展大方向,對社會及經濟帶來好處,例如銀行審批客戶貸款過程上可更快捷方便,至於銀行間開放API能否成功,要平衡多項因素,包括保安及客戶私隱等問題。但他認為,若金管局構建中央平台,各銀行在劃一的標準上進行資料互享,毋須個別就細節再商討,有助一些資源有限的銀行參與,相信對銀行間開放API的發展會有一定幫助。
採訪、撰文:陳玉珍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羅致光:撤對沖影響僱主細過通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