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日
去年9月底,滙豐帶頭加息0.125厘,為長逾10年的零息時代畫上句號,沒想到昨日滙豐又突然宣布掉頭減息,令零息重臨。箇中考慮,除了為壓低利率和資金成本以支持中小企之外,相信亦顧及到盈利前景。大型銀行坐擁龐大儲蓄存款,而以最優惠利率(P)掛鈎的貸款則集中在按揭市場,當存貸息同步下調,對大型銀行較為有利,中小行的影響則較負面。
對於今次港銀減息,摩根士丹利報告預期,可助銀行業淨息差提升0.01至0.02個百分點。
中小行反有負面影響
細看香港銀行的存貸結構,摩根大通報告更為詳細,稱儲蓄和活期存款(CASA)佔大型銀行存款基礎約55%,而P掛鈎的資產(主要為按揭)則佔貸款總額約30%,由此可見,存貸息同步減0.125厘,對大型銀行比較有利,摩通直言,此舉令大行淨息差受惠,中小行則有壓力。
值得留意的是,滙豐在去年決定加息及昨天宣布減息時,態度截然不同。美國自2015年起累計加息9次,滙豐去年9月才跟加「半次」,即0.125厘,當時該行亞太區顧問梁兆基稱,「今次加息採取謹慎態度,是不容易的決定」,可見加息屬滙豐的痛點,而個別中小行甚至認為加0.125厘屬太少,但梁兆基亦早有準備,表明「已考慮了同業的反應」。
昨日宣布減息時,梁兆基說,「技術上已是零息,滙豐再無減息空間」,連同滙控(00005)的業績綜合分析,貢獻60%盈利的滙豐香港,第三季稅前盈利僅升1%,看來有急切需要管理好未來淨息差走勢。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鮑威爾:通脹長期超標始加息 |
上一篇: | 港元存款月增414億 人幣池縮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