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6月27日

新板搶鏡 恐創板淪「喪屍板」

本港上半年IPO集資額跌至全球第四甚或更低,同期創業板IPO表現卻較主板更為搶眼。安永的報告顯示,上半年創業板IPO宗數達35宗,超越主板的34宗,佔比達51%,是自2003年以來,首次超過主板上市宗數。其中,零售與消費品,科技、傳媒與通訊,以及基建企業,為創業板IPO的前三位,而86%的創業板上市公司均來自本港。惟安永擔心,在提高主板和創業板門檻,以及創新板推出之後,創業板或會淪為「喪屍板」。

安永亞太區上市服務主管合夥人蔡偉榮認為,創業板在改革諮詢前後的上市數目會減少,雖然有公司欲趕尾班車上市,但港交所(00388)有機會在轉變之前暫緩創業板上市審批。

吸創企勿忘高標準監管

他又稱,設立創新板是好事,但創業板的新定位在主板及創新板之間,而且港交所表明,創業板不再成為主板的「跳板」,轉主板的功能及存在價值大減,估計創新板成立後,創業板的上市數目將顯著減少,甚至擔心會變成「喪屍板」,枉費創業板多年改革的心血。

畢馬威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服務組香港主管合夥人李令德指出,最近展開有關提高創業板上市要求的諮詢,以及隨後對現行主板上市資格標準的調整,將可能會導致期內有大量企業申請在主板及創業板上市。

李令德又稱,設立創新板的建議, 將吸引更多初創企業、新興及科技公司來港上市,惟香港必須保持較高的監管標準及投資者保障制度。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