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4日
新冠疫情肆虐3年,加上美國去年連番加息,導致金融市場大幅波動。金管局助理總裁(外事)許懷志表示,去年香港ESG相關產品類別愈見多元化,綠色債券、綠色貸款、可持續發展表現掛鈎債券和貸款等相繼出現,使用量亦有所增加,金管局今年初更協助政府發售全球首批代幣化政府綠色債券,產品愈來愈有特色,反映宏觀不明朗因素,不會影響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市場的整體長遠發展。
數據顯示,去年在港安排的ESG相關融資額按年增長42.5%,達至805億美元;在港安排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券總額雖然按年跌11%,至278億美元,但佔亞洲區市場份額超過三分之一;截至今年3月底,獲證監會認可的ESG基金數量較去年增加超過50%,有188個。
科技提升透明度 打擊漂綠
許懷志指出,各界要不斷創新,共同推動可持續金融發展,以年初發行的代幣化政府綠色債券為例,把分布式分類賬技術(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DLT)應用到實際交易中;近日發表題為《香港債券市場代幣化》的報告,當中探討了利用科技提升綠色債券透明度的可行性,譬如實時收集及滙報投資項目的環境影響,便利投資者隨時獲取有關資料,金管局會研究如何在日後的政府綠色債券發行中應用相關科技。
展望未來,許懷志認為,多加利用DLT及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等科技,可以應用於綠色債券的環境影響監察和滙報,提升透明度,打擊綠色金融市場的漂綠(Greenwashing)行為,希望能協助解決企業和金融機構在逐步轉型時所遇到的具體問題,進一步推動可持續金融發展。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政府研新措施規管虛擬資產 |
上一篇: | 銀行業氣候壓測引入新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