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5日
保險業監管局多個執行董事職位一直出缺,高層管理人員幾近「真空」,令外界關注對本港保險業監管及市場發展的影響。消息透露,該局正透過積極招聘及高層架構調整,期望能改善情況,其中負責政策及法規(現稱政策及發展部)執行董事一職,已大致完成公開招聘,金融管理局前助理總裁劉中健(Clement Lau)有機會獲選出掌保監局該執行董事之職,但相關委任仍待政府批核為準。
劉中健於2020年10月,因個人理由辭任金管局助理總裁一職,是該局在2018至2020年間先後離職的4位「少壯派」高層之一,若他獲保監局招攬的消息屬實,將是他「中場」休息3年後,首度復出金融法定機構工作。保監局根據相關條例規定,執行董事級別的高層委任,須由行政長官批准。
填補政策及法規部空缺
據悉劉中健目前未滿50歲,是政務主任(AO)出身,2013年加入金管局成為分處主管,2017年出任零售支付系統監管處主管,此前曾任職該局機構發展處及外事部。
就上述招聘事件的查詢,保監局發言人回覆本報稱,執行董事(政策及法規)空缺的聘任工作正在全速進行,現階段沒有更多資訊可以提供。該執行董事崗位負責範疇,主要包括年度機構計劃的制定、與持份者溝通及擬定政策措施以便利業界發展、檢視現有法例和規管工具以識別可改善之處,以及進行政策研究與公眾教育等。
發言人補充,保監局正檢討市場行為部的架構,冀能更有效執行操守規管、調查和紀律處分、發牌、投訴處理等工作,「故相關的執行董事職位暫時不會填補」。發言人重申,局方對高層管理人員的繼任傳承有既定規劃,在個別職位出缺期間,會安排合適人員處理相關事務,確保日常運作不受影響。
據了解,保監局原有4個執行董事職位空缺,分別為負責政策及發展部(即日後改稱政策及法規部)、市場行為部、一般業務部及長期業務部。除了執行董事(政策及法規)已大致完成招聘外,一般業務部及長期業務部兩個執行董事空缺,亦正進行公開招聘及包括內部擢升等考慮,現時局方透過兩名署任主管,分擔該兩個執行董事的職務。
市場行為部覆檢職能或合併
至於市場行為部的職能架構正在覆檢中,之後不排除與其他部門職能合併簡化高層架構。
保險界立法會議員陳健波表示,希望藉今次保監局出現多個高層崗位變動及相應調整,能推動該局整個管理層進一步年輕化及加強接班部署,此舉對局方及市場長遠拓展均有需要且有利,在高層人員招聘過程中,當局會透過內部提升及外部物色富經驗的專才等途徑考慮,從而集思廣益,為保監局及業界帶來更佳發展。
保監局近年接連有高層約滿離職但未有人接班替補,有業界覺得有損該局形象,恐影響本港發展成為保險業樞紐的定位。
根據該局2020年6月公布,領導市場行為部的執行董事浦偉光、政策及發展部的執行董事譚偉民,因3年約滿離任,自浦、譚二人離職後,兩個高層職位一直懸空至今逾3年。
至於負責一般業務部的執行董事林瑞江,及長期業務部的執行董事許美瑩,也先後於今年6月18日及25日約滿離任。
劉中健在2018年6月底,接替因個人理由請辭的鄭發,出任金管局助理總裁(貨幣管理),但他只接替兩年,便基於個人理由辭職,由陳家齊於2020年10月底接任助理總裁(貨幣管理)。
同樣是政務職系出身的張雲正,在2018年8月首獲政府委任為保監局行政總監,今年8月再獲委任,3年任期至2026年8月。
採訪、撰文:劉美儀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歐盟副主席:無意和中國脫鈎 |
上一篇: | 國新控股籌設千億新產業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