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8日
上周,中央的刺激政策持續落地,包括上周四晚公布、隨即於翌日實施的年內第二度降準,釋放5000多億元(人民幣.下同)中長期流動性,因而各方又把目光聚焦於本周三(20日)人行會否下調9月LPR。
事實上,8月MLF利率雖下調15基點,但人行僅對8月1年期的LPR下降10基點,相信是為了減低對已造按揭業主提前還款的壓力。剛於上周五的降準,估計可為銀行每年減低資金成本約40億至50億元,一定程度上可紓緩銀行息差壓力。由於8月已「定向減息」,同時上周才降準,因此本周馬上又對9月LPR再減息的可能性應該不大。
本欄早前已猜測,在第二次降準後,監管當局的組合拳中可用的「子彈」已不多,特別是8月的宏觀數據中,雖然零售及工業增加值均表現回暖,但內房銷售仍然疲弱,前8個月房地產投資下降8.8%,較前7個月擴大0.3個百分點;同時1月至8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及金額,仍按年分別下降7.1%及3.2%。
有理由相信,監管機構仍要留一手,於第四季內才對LPR減息至多10基點,藉以繼續作為刺激經濟之用。
雖然市場普遍均預測本周三9月LPR報價時仍會「按兵不動」,但A股市場的表現,暫時尚跟不上經濟數據,特別是零售有所復甦,以至人行再度降準,A股三大指數上周五收市時,僅得主板滬指今年來累計微升28點或0.9%,深證成指及創業板指卻累計下挫7.9%和14.6%。曾被喻為「聰明錢」的北向資金,8月已淨賣出逾896億元,上星期錄得連續第六周「走資」態勢,有逾152億元淨流出,說明目前市場信心還未恢復下,估計中央會有後續的刺激政策推出。
或許,外資對中國的復甦仍多猜疑,甚至有「外部勢力」刻意抹黑,繼上周五外交部發言人予以駁斥後,官媒新華社更於昨日發表題為《中國經濟崩潰論注定再度崩潰──中國經濟「放眼量」系列論之一》,指斥這輪「唱衰」意在誤導世界,動搖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並強調「中國經濟回升向好更是客觀事實」,同時指「唱衰別人不會使自己更好」。這令筆者不期然想起習近平主席今年3月15日,在出席中共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時強調,「吹滅別人的燈,並不會讓自己更加光明;阻擋別人的路,也不會讓自己行得更遠。」
「中國經濟崩潰論」是否注定再度崩潰,當然要由數據來「說話」,特別是亞運會將於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浙江杭洲舉行,相信體育等相關概念股會受刺激。
更關鍵的是,為期8天的中秋、國慶節黃金周,將於下周的9月29日至10月6日展開,各方十分關注旅遊、消費以至樓市銷售的復甦情況。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輕鐵35周年開放日一次睇晒五代列車 |
上一篇: | JPEX流動性受限 正與造市商談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