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9月15日

黃岳永 科網人語

AI年代如何做筆記

作為第一代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協助學習的大學生,其生活將與過去的學長們截然不同。身為一位大學教授,筆者在此向一眾大學「新鮮人」提供一些建議,希望能對同學們未來的學習之路有所助益。

在學習過程中,筆記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利用AI技術能以更快、更準確、更有創意的方式記錄筆記。同時,做筆記的方法亦十分重要,我建議運用CODA方式來製作筆記。CODA即是Collect(收集)、Organise(組織)、Distill(過濾)和Action(行動),這在之前的專欄也有提過。

先談一下「收集」。我個人喜歡使用手機錄音來記錄,不論是上課時教授的講解、論壇中與會人士的演講,甚至是自己駕駛途中突然閃過的想法,我都會馬上拿出手機來錄音。即使音頻質素不佳,AI亦能作出處理,而且AI的LLM(大型語言模型)還能提供即時翻譯。遇到不熟悉的詞彙,也可立即搜索維基百科,又或直接要求AI提供簡短解釋。

製作筆記時,軟件的反向連結(Backlinks)功能非常有用,可將筆記之間互相連結,頁面能彼此作參考。像我這樣寫字比打字快、又喜歡用思維導圖和Google圖片來幫助記憶的人,線上白板工具Miro是很適合的選擇,可方便團隊成員合作使用。

今年與過去最大的不同,是我更常使用GPT來協助工作,透過與它「對話」,可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啟發。要留意的是,在使用GPT時,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指令:Don't Hallucinate(別產生幻覺),簡單來說,就是提醒AI不要為了迎合用戶而編造故事。

在「組織」、「過濾」和「行動」這3個步驟中,GPT同樣能夠發揮作用。我習慣把收集到的音頻輸入GPT加以分析,通常要求AI將資料總結成5點,然後以這些要點為基礎,篩選多餘訊息及選取有用資訊,並讓AI總結。此外,AI在重寫及翻譯上相當方便,即使把英文改以廣東話作記錄亦沒有大問題,方便用戶因應不同需要而整理。

完成計劃後,可以要求AI列出需要執行的事項清單及次序,以便將想法付諸行動。舉筆者自身為例,團隊在「行動」時會推出原型模型,以了解用戶需求及徵求意見。這是整個CODA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步,因為它涉及檢查訊息證據、查找論點的可靠性和準確性,是批判性思維必不可少的一環。

對今年入學的大學生或2010年代後出生的Alpha世代而言,AI是學習的關鍵,亦是必須掌握的工具。AI暫時仍未能取代人類,但面對由AI所主導的未來社會,快速學習,做好準備,才是應對的最佳方法。

黃岳永_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兼高級顧問(創業)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