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5日
一如本欄預測,央行昨宣布今起降準0.25個百分點,是繼3月來年內第二次降準,市場估計可釋放中長期流動性約5000億至6000億元(人民幣.下同),肯定可令貨幣市場利率隨之下跌,對推動經濟復甦助力甚大。同時,對低迷的A股應有提振作用,特別是內銀、內房及券商等資金敏感性板塊格外受惠。
不過筆者對降準的「時機」有點猜疑憂慮,希望只是「想太多」?是否如是,今應可見真章。
(一)降準其實早在市場預期之內,為何對「時機」有所猜疑?回顧近年央行宣布降準的「操作模式」,基本上在公布大約10日後實施。但這次央行在昨日宣布,「意外破格地」竟「坐言起行」火速在今天就實施,對應了央行表示的「精準有力實施好穩健貨幣政策」。適值今早10時,統計局將公布8月零售、固投、工業增加值、內房銷售等重要數據,莫非是數據較預期稍遜,才會一宣布後就在翌日執行?
(二)央行主管的《金融時報》昨發文,引述業界對選擇此時降準的解讀,認為是要有效平滑發債、繳稅、考核等短期擾動因素,即地方債在8月發行1.2萬億元後,9月仍需發行逾1萬億元,15日前後為繳稅高峰期。9月底是季末月份,銀行的流動性指標等監管考核,令金融機構流動性需求大增。此外,拙作上日已指出,除今天有4000億元MLF到期外,第四季尚有2萬億元MLF到期,均迫切誘使央行須降準以提供更多中長期流動性。
(三)市場普遍相信,降準會對股市有提振作用。但以最近期的三次降準為例,主板滬指翌日竟不升反挫0.4%至0.7%;若以5個交易日累計,今年3月的那次降準,滬指僅微升0.46%。特別是8月以來,在連串刺激組合拳密集推出後,A股仍是反彈乏力,故勿對這次降準可刺激A股大升期待得太深!
(四)市場一度抱怨7月24日政治局會議後,維穩政策如「擠牙膏」般推出;但回顧自8月中以來,財稅、房地產及貨幣政策組合拳連環地排山倒海出台,即MLF、LPR已減息,證券交易印花稅已下調;房地產的刺激政策更是傾囊而出,現時連降準也做了,真有點「憂心」後續還有什麼招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滙豐夥科大 校內試用數碼港元 |
上一篇: | 興勝創建6800萬沽一籃子物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