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1日
中國「救市」正繼續進行,在過去周末,中證監宣布近日舉辦了3場座談會,分別邀請專家學者及境內外投資機構,為「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出謀獻策。值得留意的是,其中一場會議所邀請的幾乎都是「大好友」KOL,他們大膽放言,有人提議成立1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平準基金直接「買起A股」,又有人預測上證指數今年底至少會重返4000點(意味漲幅近30%)。中央政府若真的採納該批專家意見,可望為A股市場帶來驚天動地效果。
據中證監透露,獲邀出席座談會的境內投資機構包括博時基金、南方基金、重陽投資、道禾投資等,境外機構則有淡馬錫、貝萊德、橋水等,另外還有一批專家學者包括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上海富申評估諮詢集團董事長樊芸、北京天相投顧公司董事長林義相、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
KOL籲推高滬指 年底見4000
撇除境內外投資機構,上述獲中證監點名的5名個人專家有兩大共通點,首先是他們皆活躍於大眾媒體及社交平台,頻頻露面、發帖表達意見,並擁有不少粉絲,堪稱人氣KOL;其次,該5人都可算是A股「大好友」,一直對A股市況低迷十分「看不過眼」,並曾建議當局採取有力甚至激進措施「救市」。
舉例說,出席座談會後,劉紀鵬透露自己在會上主要發表了5點意見:一、A股(上證指數)年底最好見到4000點,才是理想狀態;二:股市倘繼續下行,將陷整個金融體系於困境;三、要防止股市崩潰,惟有推動其復甦;四、股市的盛景不僅助力企業獲取資金,還能增加投資者收益和刺激消費,從而推動整體經濟增長;五、推動股市繁榮是戰勝當前經濟困難的唯一出路。
倡設10萬億平準基金買起A股
鑑於上證指數上周五收報3116點,這意味在今年餘下3個多月時間,滬指須急漲約30%,才可達到劉紀鵬所講的「理想狀態」。
此外,另一位專家林義相上周三(6日)在微博發帖,建議由人民銀行成立5萬億至10萬億元的金融穩定基金(又稱平準基金),資金來自人行發行鈔票(印錢),用於入市購買A股,持有至少10年。A股目前總市值約90萬億元,扣除國資股及限售股後,流通市值約30多萬億元,所以林義相估計,10萬億元基金足以購入30%流通股票,可直接提升大市水位,相當於「買起A股」。他又謂,此舉其中一個好處是「政府救市但不出錢(由央行印鈔),不影響財政平衡」,屬於「財政政策貨幣化」。
還有一名專家吳曉求,他指A股市場目前每年面臨約1.5萬億元「資金赤字」,意思是新股IPO、上市公司配股等活動從市場抽走大量資金,遠少於已上市企業的派息及回購金額,以致整體市場資金不斷萎縮。在此情況下,吳曉求認為中證監早前實施的延長交易時間、100+1(容許成交數量按1股遞增)等措施不足以提振市場,有必要進行更大改革,例如限制上市公司在派息金額追平累計融資金額之前,其大股東不得減持。他又提到,A股的定位需要從「融資市場」調整為「投資市場」,只有當「財富效應」獲得保證,新資金才有入市動力。
憧憬當局「放大招」前預先吹風
總括而言,上述專家發言都頗為大膽,甚具KOL風格,特別是「設立10萬億元基金」、「A股年底要見4000點」等意見,甚至會令部分人覺得猶如天方夜譚。但值得留意,這批專家一貫立場及觀點鮮明,中證監邀請他們出席座談會之前理應清楚。畢竟內地財經專家學者數以萬計,當局挑選哪幾個人參加官方諮詢活動,內裏肯定大有文章;中證監(根據新聞稿)今趟未見邀請其他取態較為溫和的人士,似乎是刻意有所選擇。
由此角度出發,不少人憧憬當局即將「放大招」刺激A股,故透過舉辦座談會,借助一批「大好友」專家預先放風。最低限度,這些專家「大合奏」唱好股市,或多或少有助提振投資者信心。倘專家們提議的「大招」能在一定程度上獲得採納及落實,可望為A股市場帶來驚天動地效果。且看在座談會「吹水」過後,當局會否「動真格」出招救市。
(編者按:高天佑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