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8月8日

鄧淑明博士 科網人語

創新方案應對氣候變化

近半個世紀以來,全球暖化問題日趨惡化。世界不少國家去年經歷了史上最熱一年後,世界氣象組織(WMO)5月時更指出,在溫室氣體吸熱和厄爾尼諾現象的推動下,未來5年全球氣溫可能會飆升至創紀錄水平。

聯合國最新一份報告亦顯示,地球很可能在未來10年內跨過全球暖化的關鍵臨界點。為逆轉全球暖化的局面,各國都積極尋找方法為地球降溫。

去年7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組成的跨學科團隊便提出了「太空氣泡」方案,該方案擬在外太空的拉格朗日點設置「氣泡陣列」,整個系統由熔融矽等材料製的可充氣薄膜組成,一片完整陣列面積相當於巴西國土,透過氣泡厚度的細微變化來反射各種波長的太陽輻射。研究人員表示,若能在陽光輻射抵達地球前將其偏轉1.8%,便能緩和地球受熱情況。但氣泡陣列的成本不菲,仍有待研究。

今年3月,丹麥率先啟動了名為「綠沙計劃」(Greensand Project)的二氧化碳儲存項目,務求把二氧化碳封存在北海海床下方已耗盡的石油與天然氣礦層中。項目位於丹麥領土內北海200多公里外海的一個廢棄鑽油平台,而氣體將泵入北海海床以下1800米的砂岩儲層。如果順利通過測試階段,預計到2030年,每年可封存800萬噸二氧化碳。按照目前的排放水平,預計能夠儲存未來500年丹麥排放的二氧化碳,有助丹麥完成2045年碳中和的目標。然而,這項技術並非沒有風險,一旦發生洩漏恐造成不能預計的後果。

中國去年宣布計劃在2030年之前保護、恢復和種植700億棵樹,增加植被土地面積,為地方減排降溫。事實上,為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內地近年積極在能源、工業、交通、城鄉建設等領域,透過節能、循環經濟、科技創新等方案實現碳中和目標,特別是綠色能源科技方面的廣泛使用。

至於香港,政府早於2021年宣布《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提出四大減碳策略,包括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和全民減廢,卻未有談及綠化。眾所周知,樹木可為市民降溫和遮陰,減低周邊地區的氣溫,綠化設施不足,社區就只會熱上加熱。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指今年7月可能成為地球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個月。聯合國秘書長警告,全球變暖的時代結束,全球沸騰時代經已來臨,希望各國能團結一致,爭取在本世紀中葉實現零排放。但願香港各界也能同心合力邁向零排放的目標。

鄧淑明博士_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

 

(編者按:鄧淑明博士最新著作《你未來就緒嗎?》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