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7月20日

廖錦興博士 科網人語

如何推動香港知識產權商品化

香港具有強大融資能力、簡單稅制、完善法制、商業網絡和專業服務優勢,擁有成為區域知識產權(IP)貿易中心所需條件。

在2022年的全球創業指數中,香港排名14位,又被《十四五規劃綱要》確立為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可謂得天獨厚。

亞洲地區亦有不少具備IP貿易相關條件的競爭對手。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資料,2021年全球知識產權申請中,亞洲地區佔總數73%,比2012年的55%升幅達三成,可見亞洲地區的IP發展潛力巨大。

香港能否掌握先機,獨佔鰲頭?還是失諸交臂,被人彎道超車?

筆者早前出席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主辦「知識產權商品化:策動香港再工業化發展」研究報告發布會(報告),並擔任專題討論環節的主持人。報告由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鄧希煒教授及其團隊負責研究及撰寫。鄧教授分析中國、美國和新加坡三地IP的發展情況,認為推動IP商品化有助香港再工業化。

報告提出8項建議,包括以綠色金融框架為範本來制定標準;建立估值標準及利用大數據提供參考價格;成立知識持份者聯盟;與內地加強合作,打擊侵權行為;提供年度財政資助及發展知識產權交易平台;與大學及國際組織合作提供與知識產權相關的本地課程,打造人才庫;加入專利審查高速公路,擴闊知識產權平台國際網絡;以及通過「香港增長組合」等投資基金採購先進產業的知識產權。

專題討論環節中,資深基金管理專家龐寶林對香港成為知識產權貿易中心信心滿滿。他認為品牌、商標及產品專利創造者應把握香港的整體優勢,而目前香港健全的法制及成熟專業範疇,在專利融資方面具優勢。

檢測認證公司擔任知識及管理部總監的關靜儀表示,香港擁有檢測人才、豐富的經驗和專業技術,所發出的測試和檢驗認證乃國際標準水平,獲得全球廣泛認可,可以協助初創企業提升產品經濟價值。

筆者認為,要讓香港在IP方面更具認受性,香港政府應全力推進及籌備所需工作,盡早實施《馬德里議定書》下的國際商標註冊制度,協助香港初創企業拓展業務至內地市場。政府亦應更積極與內地相關中央部委,探討跨境知識產權保護便利措施的可行性。

同時,香港應與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展開相互合作機制,方便兩地企業查詢及申請註冊IP的事宜。

廖錦興博士_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