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5月18日

高天佑 新聞點評

AI第一滴血

面對AI衝擊,不少人擔心飯碗不保,紛紛談論哪些職位容易被取代;但這些憂慮暫時仍屬「將來式」,至少在大家身邊,相信尚未聽聞有人因為AI的出現「被炒魷」。相反,股市往往領先於實體經濟,最近美股有些公司受累於AI而暴跌,流下「第一滴血」,或多或少預示人工智能對經濟及各行業帶來的具體影響。

首先是美國教育股Chegg,該公司創辦於2005年,主打電子教科書租賃、在線功課指導等服務,可說是「打電話問功課」之網絡版本,由專人透過互聯網解答疑難。過去幾年疫情期間,美國各級院校曾經長期閉校、改為遙距上課,學生遇到難題時不容易請教老師和教授,刺激Chegg的服務需求大增。截至2022年底,該公司擁有逾800萬付費用戶。去年11月高峰期,Chegg市值接近40億美元。

淘汰上網問功課 Chegg當災

然而,在5月2日,Chegg股價半天之內暴瀉超過50%,皆因該公司CEO Dan Rosensweig當時提到,最近愈來愈多學生改為向AI程式ChatGPT請教功課(甚至直接用ChatGPT代寫論文,變相「出貓」),有可能影響Chegg的服務需求。換句話說,由1990年代「打電話問功課」,到後來「上網問功課」,再到現在「向AI問功課」,反映科技演變日益加速。

鑑於Chegg超過八成收入來自「上網問功課」,假若學生們改為請教AI,該公司可能面臨存亡危機。所以其CEO上述言論一出,馬上拖累Chegg股價應聲插水。儘管該CEO隨即「補鑊」,聲稱只是「預料將來的挑戰」,又謂「業務暫未受到實際影響」,並強調「現正建基於ChatGPT,研發自家『功課AI』程式」,但諸般解畫皆未能釋除投資者疑慮,Chegg股價依舊一沉不起。截至本周二收市,該公司市值僅剩約11億美元,相較於半年前蒸發了70%。

另一隻重災股是Fiverr,屬美國最大的「炒散」工作配對平台,跟Chegg一樣曾經是「疫情受惠股」,現在卻淪為「AI受害股」。Fiverr創辦於2010年,主打freelance工作配對,例如企業想請人畫一幅畫、編一段程式、撰寫一份宣傳稿,可在該平台「揀蟀」。

憑着相互評價機制,每個freelancer能在Fiverr平台累積口碑(由每份工作的僱主評分),企業亦於「要求是否清晰」、「付款是否爽快」等方面接受評價,該平台有助雙方加快配對效率、促進合作質素及降低交易成本。

炒散平台Fiverr遭恐慌拋售

尤其自疫情爆發後,許多打工仔習慣「自由身」工作,美國企業愈來愈難招聘全職員工,不少企業索性順水推舟,把更多工作「炒散化」,外判予freelancer負責,此趨勢自然刺激Fiverr的生意水漲船高。在2021年高峰期,該公司市值超過120億美元,曾被視為最能受惠於WFH(居家辦公)、slasher(斜槓工作者)、outsourcing、freelancing等新型工作形態的概念股之一。

可惜好景不常,自2021年下半年起,Fiverr股價隨同其他科網股回落,及至今年2月份,適逢ChatGPT興起兼熱爆,該公司股價更加進一步尋底,目前市值僅約10億美元,較兩年前高峰期蒸發超過90%。事關如上文提到,Fiverr平台主要配對繪畫插畫、編程式、寫宣傳稿等「炒散」工作,這些恰好是ChatGPT最「耍家」的本領,故也被視為最可能被AI取代。

舉例說,企業以往若需要一幅畫、一段程式、一份宣傳稿,會選擇到Fiverr平台聘人「接job」,既須花錢,而且最快也要等幾日才收貨。相反,企業現在只需向ChatGPT輸入要求,便可得到想要的東西,基本上免費(訂閱ChatGPT Plus加強版需20美元月費),最煞食是幾秒鐘內就可看到成果;萬一對製成品不太滿意,另可命令ChatGPT設計幾十乃至幾百個不同版本,任君選擇。

當然,很多創作者會認為,由高手炮製的插畫、程式或文稿,不但具有質素保證,且匠心獨運,暫時不是AI程式能夠全面替代(例如ChatGPT懂得填詞,作品靈氣卻未及Wyman、林夕)。不過,很多公司若然要求不太高,「平夾快」的AI作品其實已經夠用。何況在Fiverr接job的freelancer,通常都未及大師級創作者,很難跟Wyman、林夕相提並論。

在此情況下,freelancer們面對AI強勁競爭,日後接job恐怕不如以往容易,有必要思考自身優勢,尋求轉型突圍,避免跟AI「硬碰硬」。至於主打「炒散」配對的Fiverr,生意勢必受挑戰,難怪該公司股票遭到恐慌性拋售。無論如何,AI浪潮剛剛起步,長遠影響未能論斷,在這過程中不免有贏家也有輸家。若想趨吉避凶,不妨留意有哪些股票突然急跌,或可從中找到前瞻啟示。

 

(編者按:高天佑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