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5日
五一黃金周共有約63萬人次內地旅客訪港,這個數字不過不失。相比起人數,更值得留意是旅客性質轉趨多元化,一方面仍有掃名牌「豪客」及旅遊巴「團客」,甚至有人在街頭跟食肆店員展開MMA搏擊戰;但與此同時,「文青客」明顯比以往更多,他們會去麥當勞道食McDonald's,到油麻地舊警署打卡,又會踩落深水埗買CCD舊款相機。單論消費力,文青客未必及得上MMA選手,卻象徵香港旅遊業不能避免的轉型方向。
先看人數,在2017、2018和2019年,五一黃金周檔期分別有約49萬、60萬和100萬人次訪港。換言之,今年內地客量恢復至疫前高峰期(2019年)約63%,可算不俗。若橫向比較,澳門今年同期錄得約49萬人次入境旅客,已恢復至2019年的77%。再考慮到港澳兩地人口及面積差距,澳門成績表似乎比香港高分一點。
當然,求學不是求分數,旅遊業也不只看人數,不容忽視的還有旅客性質、消費額、滿意度、回頭率等細節。一方面,今年訪港的依舊不乏「豪客」和「團客」,例如中環置地廣場、尖沙咀廣東道奢侈品名店「人龍再現」,同時土瓜灣、荃灣、北角等地亦可見一車車旅遊巴接載旅客買手信。
文青消費力不及豪客
伴隨着陸客重臨,少不免又出現各種爭議性事件,較廣泛流傳的一幕是五一當日中環士丹利街上演MMA式群毆大戰,據報一個土豪模樣的內地旅客光顧一家燒鵝店,因店面狹窄,BB車未能進內,即扯火跟老闆娘爆發爭執,有人指着對方額頭揚言「老子一定要進來」,充滿霸氣,接着初則口角繼而動武。
平情而論,本港人多擠迫,加上服務業常見「澳牛式」待客風格,難免會多拗撬。有趣的是,每當看到內地網民批評香港餐飲業、零售業及的士司機服務態度惡劣,港人通常不會辯駁或者視為「辱港」,反而往往加把口「鬧埋一份」,並表示welcome to Hong Kong。
另方面,通關後除了「豪客」和「團客」復現,還有「文青客」,又可稱為「小紅書客」。這批人不難識辨,多屬年輕男女,用心打扮,穿戴入時(平均而言更勝本港同齡人),而他們去的並非「金紫荊廣場」、「太平山頂」、「尖沙咀海港城」之類傳統旅遊景點,而是相對另類的地方。舉例說,近日不少文青客會買個McDonald's漢堡包,拿到半山麥當勞道,跟這條街的路牌合照,事關他們覺得「在麥當勞道食麥當勞」十分有意思。
此外,又有旅客會去油麻地舊警署門外打卡,皆因該二級歷史建築落成於1893年,愛德華時代風格非常突出,且曾是《雷洛傳》、《黑社會》、《半支煙》等港產片取景地點,令很多內地影迷印象深刻。至於購物,文青客不一定買名牌包包,反而喜歡到深水埗二手電器店搜購「機齡」超過10年的舊款CCD鏡頭數碼相機,儘管解像度不及現今智能手機,卻被視為別具懷舊影像味道。
筆者早前某個周末到石澳一遊,當地遊人超過七成都是說普通話的年輕人,尤以三三兩兩結伴女生居多,看得出明顯悉心打扮穿搭,頗配合春季郊遊主題,不俗氣兼相當養眼,自拍時也很講究背景與角度,正是現今活躍於小紅書、享受「歲月靜好」、追求精緻生活之新一代內地青年。筆者有些上海、廣州、深圳等地朋友,自從防疫解封後頻頻來港,不只探親和傾生意,會專程入場睇《命案》和《愛我別走》,享受文化生活。
新氣象揭示轉型方向
總的而言,上述文青陸客喜歡探訪具有文化特色的旅遊景點,他們大多外形清新亮麗、舉止溫文有禮,驟看來近似於日本、南韓、台灣等地遊客。相比愛打MMA的土豪客,這類文青客非但不太可能引起市容和治安問題,反而有助增添香港城市色彩。但論消費力,他們就未必及得上「老子一定要進來」的巴閉遊客,事關豪漢這邊廂食完燒鵝,轉頭或許就去名店掃貨;論花費,文青們買個麥當勞包、一部CCD舊相機,其實有限。
回首香港旅遊及零售業自2003年起進入超過10年黃金時期,相關業者及業主賺到盤滿缽滿,惟亦造成單一化、服務質素低落(生意不憂做)、不思進取等問題,甚至激化中港民間矛盾。從任何角度看,本港旅遊業都必須推進多元化轉型,而近年文青客增加正代表其中一個方向。
畢竟內地民眾現在若只是想買名牌手錶手袋,已不一定要來香港,既可到海南自貿區,又可去澳門,甚至直飛歐洲掃貨。文青觀光客消費力儘管相對較低,卻更有望細水長流,但說到底最重要是香港須加強經營及保育自身文化特色,方可維持長遠吸引力。
(編者按:高天佑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