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4月22日

穆真 神州最前線

拜登打「損戰」 對華圍堵勢升溫

美對華圍堵持續升溫,中港股市周五(21日)再因一則外電報道而閃崩,據傳美國總統拜登未來數周將簽署行政令,限制美企投資中國包括半導體、AI、量子計算等行業。人工智能、半導體等概念A股跌幅居前,拖累滬指、深證成指及創業板指等三大指數急挫1.91%至2.28%,其中主板滬指應聲急插近2%,險守3300點關,創年內最大單日跌幅,令三大指數分別錄得1.1%、2.9%及3.5%按周跌幅。此外,有「聰明錢」之稱的北向資金周五淨賣出近76.2億元(人民幣.下同),為年內最多(幸好全周合計仍錄得3.39億元的微量淨流入)。

然而,內地媒體引述不少經濟及證券專家分析認為,美企本來就沒有對中國相關行業進行太多投資,因而實則影響不大。有消息指出,有關行政禁令將包括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以及某些形式的技術轉讓和合資企業,卻只針對潛在的新投資,而非現有已投資的項目。從逆向思維看,美方的加強圍堵封殺,反倒逼「中國芯」加快自立自強,國策亦將加大扶持。

即使如此,「沙盤」也不能如此單純地推演,其實細看外交部發言人對有關事件的回應,也可看到一些端倪。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周五指摘美方慣於「把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大搞『小院高牆』,強推『脫鈎斷鏈』,甚至不惜損友自肥,對盟國進行經濟脅迫」,並指「美方的真實目的是剝奪中國發展權利……嚴重擾亂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反映中方亦憂心產業鏈供應鏈受影響。

雖然周五傳出拜登擬簽署行政命令,限制美企對中國關鍵經濟領域的投資,有關措施其實已進行近兩年辯論。惟不能忽略的是,據報拜登準備最快下周二(25日)正式宣布參選競逐連任,同時G7廣島峰會亦將於5月19日至21日舉行。外電報道,拜登企圖把上述計劃於G7廣島峰會前後付諸行動,相信聯手G7加大對華「圍堵斷鏈」,將是拜登2024年競逐連任的選戰策略之一,美方亦可能趁台灣明年1月13日大選加大打「台灣牌」。由此看來,在美國「選舉年」前,美對華的冷戰圍堵將不斷升溫來打這場「選(損)戰」。

但撇除上述政治因素、地緣政治等干擾,隨着中國經濟疫後復甦加快(首季增長有4.5%,其中消費復甦有爆炸性增長,對GDP貢獻率回升至66.6%),即在最壞情況下,單靠擴內需仍可維持「穩增長」局面)。

正如外滙管理局副局長王春英周五說的「A股估值低,投資前景良好。無論從市盈率還是市淨率等指標看,當前A股的估值相對偏低,所以投資價值比較高,而且潛在風險比較低」。

在4月政治局會議前,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五主持二十大以來首次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似乎已意識到來自美國的圍堵會加壓,因此要求聚焦國家戰略和產業發展重大需求,加大企業創新支持力度;並重申要着力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強調「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以及「作為穩大局、應變局、新開局的重要抓手」。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