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4月19日

車品覺 全民大數據

淺談新摩爾定律

「ChatGPT之父」阿特曼(Sam Altman)出生於美國芝加哥,8歲就學會了編程,後被史丹福大學錄取,開始研究人工智能(AI)及計算機科學。 2005年毅然輟學,同好友創辦社交媒體公司。以上經歷好像有點似曾相識,莫非要退學創業,方可成大事?阿特曼曾預測未來宇宙中,智能數量每18個月翻一番,一個全新的摩爾定律會否出現?

摩爾定律是由英特爾(Intel)的共同創辦人摩爾(Gordon Moore)提出來,其內容為: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亦將提升一倍。

阿特曼提出的「新摩爾定律」,背後的邏輯是隨着人工智能迅速發展,服務人類或自動創造更強大的人工智能,創新的遞進循環加速了「新摩爾定律」革命步伐。再加上背後的數據,亦同步以指數式增長,數據與智能之間所產生的網絡效應不可小覷。例如一個以太陽能為動力的機械人,在一塊土地上自動耕種,既能自給自足更可以利用收集回來的數據,快速優化自身功能,還可以把數據與經驗分享給類似功能的機械人,創造更強大功能。

在時間尺度上,資訊技術的進步,一直遵循指數曲線增長。大家試想像一下15年前,如果沒智能手機的出現;30年前沒互聯網的開展;50年前沒個人電腦的發明,今天的人工智能發展會是如此強大嗎?從這個角度看,大家不難想像未來十年是一場什麼樣的科技盛宴,即將到來的變化可能會顛覆着讓人類引以為傲的能力:思考、創新、理解和推理能力。

阿特曼指出了這場革命的2個關鍵問題:1.這場革命將創造驚人的財富轉移,強大的人工智能讓許多勞動力(包括腦力勞動)的價格降至近乎零;2.如此迅速和洶湧的變化,同樣需要敏捷、靈活及有力度的政策改革來分配這些財富。

我常跟朋友打趣說,我們正踏進一個不可思議的年代,人工智能毫無疑問會取代很多人的工作(去人化),但最終人類的生活是更幸福嗎?你喜歡光顧一間有人情味的茶餐廳,還是有效率但以「二維碼」為中心,沒有轉彎餘地的人工智能茶餐廳呢?這肯定是魚與熊掌各有所愛的選擇,未來如何制定公共政策,可讓施政者頭痛極了。

車品覺_紅杉資本中國專家合夥人、阿里巴巴商學院特聘教授暨學術委員會委員

 

(編者按:車品覺著作《覺悟.大數據》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