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4月17日

周一人物

Tony Atayde每日說好酒故事
保樂力加市場總監 推廣飲得理性

「說好品牌故事」向被視為產品營銷的理想策略之一,全球第二大葡萄酒與烈酒集團、法國保樂力加(Pernod Ricard)港澳市場總監Tony Atayde深明此道,曾任職Nike、百事公司(PepsiCo)等著名品牌的他,認為不論任何行業或產品,市場推廣離不開針對目標客群講故事,如今在保樂力加,他想說好的「故事」,是要帶出消費者良朋歡敍「飲得理性」(reasonable drinking)訊息。

祖籍菲律賓的Tony,在美國加州成長,大部分當地人愛運動,他於4、5歲開始接觸不同球類,高中時代屬學校體育健將,其後到菲律賓升讀大學,畢業後在當地一間小型公關公司展開職場生涯,未幾投身運動業,加入菲律賓Nike,「很多人以為我刻意選擇這行,其實純粹機緣巧合,無意間見到Nike有空缺,抱着一試無妨心態,由我寄出履歷到正式上班只不過10天。」

効力全球次大葡萄酒與烈酒商

Tony在Nike做了6年市場推廣經理,2011年轉職當地電視台體育頻道「MediaQuest(TV5)」出任宣傳推廣部門主管;到2014年過檔百事公司,原以為負責賣汽水,結果被安排從事旗下運動飲料佳得樂(Gatorade)推廣,「依然跟體育世界有密切關係」。

在百事公司工作的最後兩年,他被派駐泰國曼谷,惟對家鄉菲律賓念念不忘,2019年獲保樂力加招手,雖然之前從未接觸酒類行業,然而有得重返家鄉工作,且本身性格愛嘗試新挑戰,故毅然接受,同年7月出任集團市場推廣部主管,萬萬沒想到「挑戰」比他想像中來得凌厲,「凳都未坐暖」即於翌年初遇上全球爆發新冠疫情,「確是很獨特的情況,慶幸我們能繼續發展業務」。

根據官網資料,總部設於法國的保樂力加,是全球第二大葡萄酒與烈酒企業,員工達1.9萬,旗下擁有多個著名品牌,如皇家芝華士(Chivas Regal)與皇家禮炮(Royal Salute)、格蘭利威(The Glenlivet)等威士忌,還有馬爹利(Martell)干邑、Absolut伏特加、古巴哈瓦那俱樂部(Havana Club)冧酒、Plymouth氈酒、Avion龍舌蘭酒、Perrier Jouët G.H. Mumm香檳等。

積極減少酒精危害 崇尚品嘗

由健康飲料轉型酒商,儘管同屬飲品,性質似乎差天共地,他則認為推廣手法萬變不離其宗,「不論什麼產品,市場推廣都是關於『講故事』(story telling),在對的時間、向對的人、說對的故事,要讓人們更相信那是一種概念,而非一種產品,當消費者能將這概念跟產品聯繫,產品(銷量)自會緊隨其後;我覺得這套理論適用於所有我曾任職的品牌。」

然而酒精是把「雙刃劍」,世界衞生組織(WHO)把過量或不當飲酒列為全球第八大致命因素,並估計全球有1.25億人的飲用習慣存在風險;Tony強調,保樂力加一直推動「飲得理性」,積極參與有關酒精與健康的國際公共辯論,在集團分銷產品的市場中,通過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為減少酒精危害作出貢獻。

有人借酒消愁,也有覺得酒入愁腸愁更愁,Tony表明酒精絕非「愁人恩物」,亦不贊成大家獨個兒「酒一再沉溺,何時麻醉我抑鬱」,而是崇尚酒逢知己千杯少,將品嘗變成真正友好的社交互動體驗,「我們公司口號是成為『創造歡樂者』(Creator of Convivialitié),釋放人際關係的魔力(unlocking the magic of human connection),當你享用葡萄酒、烈酒或香檳,是將大家歡敍一起,建立和享受這種聯繫。」

欣賞釀造過程滿載工藝文化

對敬業樂業的Tony來說,効力保樂力加不止是一份工作,「我做過幾個行業,像以往於Nike,很喜歡穿sneakers(旗下波鞋款式之一),在我整個職業生涯中,一向對運動情有獨鍾,可是當來到酒業,我最深刻是它那種『工藝性』(craftsmanship),大家往往視作理所當然,不會意識到一杯酒包含了多少工藝在其中。」

「這些品牌背後,蘊藏源遠流長的歷史和工藝文化,蒸餾造酒大師(master distiller)如何善用五感(視覺、嗅覺、味覺、聽覺、觸覺)把這種液體製造出來,當中有豐富的美術歷史元素,我很喜歡,覺得很有意思;很多時候我們在酒吧跟朋友舉杯言歡,乾一杯恭祝友誼,未必留意到那杯酒,其實注入了製造者的『奉獻精神』(dedication),這才是我最欣賞的地方。」Tony娓娓道來。

被問及未來目標,他搔一搔頭:「哈,這問題我倒沒想過,現階段最想做的,是帶領我們品牌在港澳地區踏上新高度,尤其威士忌,向對的人說對的故事,我不會想得太長遠,最重要做好眼前的事,至於人生目標,大概是為我的孩子樹立好榜樣,讓他們知道努力的重要性,那就夠了。」

酒的歷史幾乎與人的歷史一樣久遠,不同地區產品,蘊含其獨特工藝與傳承;細味其中,除了舌尖和感官享受,也是一趟「文化歷程」。

採訪、撰文:許鎮邦

攝影:黃潤根、被訪者提供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