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5日
中國外交部周五(24日)在俄烏戰爭一周年之際,發布中國對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12點立場,包括呼籲停火止戰啟動和談、停止單邊制裁等。但由於美方預告會公布對俄新一輪制裁,令市場籠罩緊張氣氛,而且美息下月有可能加半厘的風險上升,在岸及離岸人仔兌美元周五雙雙急挫至去年12月底以來新低──在岸價午市收報6.9442,較周四(23日)暴瀉524點子;離岸價在美股開市前更一度跌穿6.97區間,較周四挫逾560點子。難怪A股周五成交縮至僅7257.8億元(人民幣.下同)創年內新低,指數則全線下挫0.62%至1.16%,其中創業板指數成重災區,2月至今跌幅接近5.9%。與此同時,北向資金周五連續第三日淨賣出近51億元,一周累計淨流走約14億元,終結連續14周淨買入的態勢,反映資金在兩會召開前夕趁高套現。
外圍政經大局波譎雲詭,中方的政治取態及長線經濟走向如何,格外受世界關注。國家主席習近平伉儷周五會見來北京體檢休養的柬埔寨國王和太后,習近平強調「中共正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突顯二十大的5年內,將以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推動發展主軸;至於對外政策,則是「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
另一方面,總理李克強周四考察發改委、財政部並召開座談會,回顧近年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時說,「不主要依賴擴大投資拉動經濟增長,而是持續減稅降費……這也是放水養魚,培植了稅源。」這會否預示下任總理李強仍會延續「減稅降費」來作「三穩」(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此外,李克強重申,「當前經濟增長正在企穩回升,但仍面臨不少風險挑戰……要鞏固經濟增長企穩回升勢頭。」
要鞏固經濟回升態勢,似乎須先重振包括內房銷售的內需(去年內需對GDP貢獻率由往日的逾60%,急降至僅32.8%)。人行周五發布2022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預測今年居民消費在疫後有望穩步恢復,重申「經濟下行時不搞大水漫灌,經濟回升時也不急轉彎」,即「堅持實施穩健貨幣政策來穩住宏觀經濟大盤」,「助力實現促消費、擴投資、帶就業的綜合效應。」
人行、銀保監會周五亦推出《關於金融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意見》公開徵求意見,重要舉措包括:一、穩步發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引導各類社會資金,包括支持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投資住房租賃市場;二、支持商業銀行向各類主體新建、改建長期租賃住房發放開發建設貸款,一般3年,最長不超過5年;三、鼓勵商業銀行向符合條件的主體發放租賃住房團體購房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30年。
此外,由於購買汽車補貼在去年底已完結,乘聯會周五預測今年乘用車零售約增長2%(去年銷售2054.3萬輛,按年增1.9%);而上海為促消費,周五公布若把小客車報廢或轉出名下,並購買純電動車,每輛補貼一萬元,政策持續至6月30日,今年內買新能源汽車則續免徵車輛購置稅。
訂戶登入
上一篇: | 深業物業申請港交所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