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6日
人民銀行超額續做2月到期中期借貸便利(MLF),雖然未有減息,但內地《證券時報》發表評論文章稱,年內有關部門可擇機減息,配合其他措施,刺激居民消費意欲。
內地儲蓄率一直高企,至近年甚至有上升趨勢。文章提到,居民存款增加有利有弊,在個人層面可抵禦未來不確定的風險,但貨幣在市場,有效流通才能帶動經濟增長,存在銀行只會造成貨幣擠壓,也反映未來預期轉弱、消費需求不足、投資意願下降等問題。
經濟受新冠疫情影響,資本市場波動加劇,導致居民更傾向增加儲蓄,買樓意欲亦下降,文章形容「商品房銷售很難回升至2021年的水準」,更會令儲蓄率繼續偏高。展望未來,文章稱令居民從超額儲蓄向消費轉化,成為中國經濟工作重點,提倡有關部門可擇機降低利率水平,減低經濟主體的債務負擔,刺激消費和投資復甦,同時為股市上行創造貨幣條件,改善企業融資環境,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可有效改善市場預期,提振消費者信心。
汽車產業鏈帶動工作職位
除減息外,亦可有其他工作配合,例如鼓勵各地區增加發放消費券,消費回升可促使企業加大投資,形成消費、投資、再消費循環,推動經濟更全面地復甦。
文章特別指出,汽車產業具有產業鏈長、關聯度高、帶動性強的特點,對於促進消費復甦和增加就業有重要作用,隨着農村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村鎮消費潛力巨大,兩者有效結合將可拉動全國消費復甦。
回歸整體流動性操作,人行開展4990億元(人民幣.下同)1年期MLF操作,高於同日到期的3000億元,即向市場淨投放1990億元中長期資金,利率維持2.75厘不變。同日有203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持平於2厘,當日到期量則為6410億元,即有短期資金4380億元淨回籠。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求是》刊習主席講話 促着力擴內需吸外資 |
上一篇: | 內地商銀去年賺2.3萬億增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