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2月15日

星洲GIC傳減慢在華投資
憂中美角力升級 國策妨礙經濟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消息報道稱,新加坡國家投資公司(GIC)旗下基金的多名高級管理層,過去一段時間對中國相關投資看法愈趨審慎,最近正逐步減少在內地私募股權和風投基金的投資。

內地自去年底開始,放寬防疫管控甚至放棄清零政策,但GIC內部認為,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及中央的政策,令投資者對中國前景造成憂慮,同時擔心中美角力和地緣政治升溫,連同內地積極推行的共同富裕等措施,會對實體經濟造成負面衝擊,所以去年投資內地的步伐已明顯減慢。

除上述資產類別外,報道指出,GIC亦已大幅減慢對非上市公司的投資步伐。統計機構數據顯示,GIC在2022年,只曾在中國作出兩項直接投資,遠低於2021年的16項。

近年科企持倉價值縮水

GIC多年以來一直都有投放中資科技公司,但早年螞蟻集團上市計劃觸礁,令包括GIC在內的投資者難以退出套現(exit),該主權基金亦因而重新思考對華投資,並減慢原擬定的步伐。

過去兩年,內地嚴管科技及平台公司,加上內房債務問題,令GIC的中國持倉價值大幅蒸發,成為該主權基金計劃減少投資內地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根據市場公開資料顯示,GIC近日亦陸續減持在港上市的中資股,當中包括中國建材(03323)、醫渡科技(02158)、萬科(02202)以及中國中免(01880)等,另亦有沽出BC科技(00863)套現。

報道引述GIC回應,其投資組合中,中國仍佔相當大比重,而且會繼續在內地尋找長期投資機遇。不過,據GIC年報顯示,其龐大的投資資產之中,亞洲區(日本除外)佔比達25%,僅次於比重最大、達37%的美國。

亞洲佔資產比重達25%

消息人士透露,作為主權基金,不排除日後會捲土重來再度加碼投資內地,因為相關的大型投資者,較外界更熟悉中國市場,對當地發展相當了解,會隨時改變投資策略。

GIC管理的資產規模估計近7000億美元(約5.46萬億港元),行政總裁林昭傑去年10月接受訪問時曾經提到,全球經濟有衰退風險,但依然會聚焦澳洲及中國,並在必要時為旗下投資組合進行壓力測試。

他當時表示,中國將繼續是GIC的投資重點,因多年來的改革開放做得相當出色,相信內地政府不會改變這個大方向。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