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1月2日

穆真 神州最前線

疫情倘「新年快落」 季末重拾復甦動力

隨着2023年到來,香港與內地最快1月8日實施首階段通關,預示「復常」將有序落實,企盼疫情遠去,祝願讀者新的一年有新氣象。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3年的新年賀詞中,首次談及近期疫情的最新形勢時,指「目前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仍是吃勁的時候……曙光就在前頭」,並呼籲「大家再加把勁,堅持就是勝利,團結就是勝利」。

與此同時,繼美、日、韓、印度等收緊對中國旅客的入境防疫措施後,英、法、西班牙、澳洲、加拿大等亦跟隨(或許在稍後春節假期,反會進一步刺激本土跨境旅遊)。近日海南、浙江、四川等多個省份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一些地方陽性感染率超過60%,預計1月初達感染高峰。「利好」消息是,中科院院士陳賽娟與上海公共衞生臨床中心范小紅團隊發表研究論文指出,2023年元旦前後,北京、廣州、上海、重慶等城市疫情感染人數接近尾聲(廣州衞健委預計目前新冠疫情已達頂峰,日均就診已從高峰期6萬人降至1.9萬人,1月中下旬春節前,本次疫情將進入流行尾期)。

若疫情高峰真的是「新年快落」,即經濟可望在第一季末左右開始重拾復甦動力,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重申,「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變」,習近平更透露2022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預計超過12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

國統局早前最終核實的2021年GDP總量為1149237億元,按年增8.4%(較初步核算增加5567億元、增速提高0.3個百分點),以此推算,2022年GDP總量應較2021年多約50763億元,按年增速或逾3%至3.5%。

疫情對經濟衝擊的滯後效應及數據仍未全部顯現,國統局最新公布的12月官方製造業PMI,進一步跌至盛衰分界線下的47,除較11月再下降0.1外,更比上海封城時的47.4還差;同時需求端的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以及供給端的生產、採購及就業指數均明顯下行,惟市場卻因而憧憬「最壞的時刻」或近尾聲,即經濟可能已處「谷底」,將隨着復常及疫情高峰期在1月春節前後到頂後,經濟以至A股可望在一季度末起出現報復性反彈。

近期將陸續公布各行各業的2022年數據,或仍「慘不忍睹」,包括中指研究院最新的報告指出,12月百城新建住宅房價按月跌幅擴大至0.08%,連挫6個月。2022年百強房企銷售總額約7.6萬億元,按年下降41.3%,其中近九成百強房企累計業績負增長。但碧桂園(02007)仍以4643億元銷售額穩坐龍頭首位,不過按年減少近3000億元;而保利(600048.SH)、萬科(02202)則分別以4408億元及4172.2億元銷售額分列第二、第三位。2021年於前五之列的恒大(03333)、融創(01918)則在2022年銷售榜十大不入。

儘管內房銷售續不濟,但央視新聞聯播昨天播出對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的專訪,他依然有信心2023年經濟運行總體回升。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