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5日
承接周五(14日)美股單日轉向V形反彈,以及不少龍頭股為第三季業績發盈喜,儘管A股開市時,統計局公布9月CPI按年升至2.8%,創2020年4月以來新高,仍無阻主板滬指在醫療器械、光伏設備等板塊帶動下勁彈1.84%,逼近3100點關口,創業板指更狂飆3.55%。在大升市下,成交亦超過860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時北向資金在連續3日淨流出後,周五掉頭大手淨買入74.72億元。在動能增大下,預示A股這波反彈有望延續。
雖然國慶黃金周整體消費受疫情影響而遠遜預期,但A股復市後,三大指數的滬指、深證成指及創業板指分別錄得1.5%、3.1%及6.3%按周升幅,相信背後最大原因是要營造良好氛圍,為周日(16日)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鋪路。由此路進,即使下周外圍有何風雲變幻,預計於22日二十大會議閉幕,以及翌日的23日舉行二十大一中全會選出新一屆領導層期間,內地資本市場整體料可穩中向好。
在二十大會議召開前夕,官媒新華社播發題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 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紀實〉,同時《人民日報》周五亦刊載由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寫的《黨的十九大以來大事記》,指「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文內集中反映了5年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
《人民日報》並以此發表評論員文章,指自十八大以來「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開創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這篇評論文章的標題是〈以奮發有為的精神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除了令周日召開二十大會議的結果呼之欲出外,更令投資者預估在會議期間將有強力維穩。
經濟數據方面,繼9月的信貸等金融數據持續回暖外,周五公布的9月通脹雖按年回升至2.8%,逼近3%「紅線」,主要受豬肉、鮮菜等食品價格上漲帶動,但整體並無通脹壓力;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按年僅升0.6%,創2021年4月以來新低,原因或與房租按月下降0.2%,以及服務與耐用消費品按月下行有關,這亦一定程度上反映當前內需不足情況仍嚴峻。同時,PPI由8月按年上漲2.3%,至9月按年上揚0.9%,反映工業品價格下行態勢趨緩,同時亦與去年同期的高基數有關。
訂戶登入
上一篇: | 澳門數碼幣將納入法定貨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