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9月29日

StartupBeat 創科鬥室

英特爾堅信摩爾定律仍有效

近年半導體進入納米製程,工藝開始受物理限制,令效能出現瓶頸問題。輝達(Nvidia)行政總裁黃仁勳早前揚言,晶片上可容納電晶體數目每隔約兩年便增加一倍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已死,未來將專注於加速運算上。英特爾(Intel)行政總裁格爾辛格(Pat Gelsinger)日前在Intel Innovation 2022大會上重申,摩爾定律仍然有效(Alive and Well)。

格爾辛格認為,未來10年,一切將朝向數碼化發展,所運用的超級技術力量(Technology Superpowers),當中5個基礎技術包括計算、連接、基建、人工智能、傳感等,可把實體及數碼世界連接起來。他強調不會休息,並要求公司4年時間內推進5代製程方案。

目標2030封裝萬億電晶體

英特爾2025年會有18A工藝,屆時將使用荷蘭艾司摩爾(ASML)最新的極紫外線(EUV)技術,稱為High-NA(高數值孔徑)機器,能夠處理更精確的光刻工序。格爾辛格在大會上透露,最先進的Intel 18A測試晶片正在設計階段,料今年底前試產。公司目標2030年在一個晶片封裝上足以容納一萬億個電晶體。

美國媒體CNBC提到,英特爾近年被台積電(TSMC)及三星(Samsung)超越,因後者可生產5納米製程的處理器,但英特爾仍停留在10納米及7納米的技術上。

英特爾承諾繼續製造其部分晶片,但輝達最新的處理器已交由台積電代工製造。回顧過去5年,英特爾股價下跌28%,輝達股價則上漲逾180%。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