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3日
香港人才流失危機備受關注,尤其不少年輕專才移居新加坡和台灣,長遠堪憂。不過也有人「逆流而行」,好似近日在港爆紅的年輕女星林明禎(Min-Chen),本身出生於馬來西亞,大有條件在毗鄰的新加坡發展,她又曾在台灣生活多年,最終卻選擇來港定居。原因無他,一來本港娛樂圈「爛船三斤釘」,仍充滿創作活力,二來不乏「搵錢」機會;放諸整個香港,若要挽救及吸引人才,主要離不開鞏固這兩大優勢。
港產喜劇《飯戲攻心》剛突破3000萬元票房,成為逆市奇葩,該片劇本精采之餘,選角也獨到,其中一個女主角林明禎簡直令人驚艷,跟「神級」笑匠黃子華做對手戲毫不怯場。本港年紀較輕的觀眾(尤其男觀眾)對林明禎不會陌生,她最早於2017年接拍一家FinTech公司廣告開始走紅,憑着性感身材和甜美笑容,近年擔綱廣告愈來愈多,被譽為「吸金王」,又有「毒男女神」稱號,並進軍大銀幕。
有趣的是,林明禎本身是馬來西亞華人,祖籍潮州,1990年生於檳城,在當地度過青少年時期。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關係密切,她原本可選擇在馬國或星洲發展,結果選擇了台灣,2015年赴寶島開展演藝生涯。直至2017年憑FinTech廣告出道,她在香港的工作機會愈來愈多,於今年3月正式由台北移居來港,在此扎根發展。
逆流棄星台 來港展拳腳
換句話說,這兩年不少本港專才、年輕人爭相移居新加坡和台灣,林明禎明明有條件在星、台兩地生活及工作,偏偏決定到香港打拚,堪稱為「逆流而行」(利申:《信報》作為嚴肅的專業報章,筆者就像監警會委員余黎青萍一股正氣,絕非focus on明禎BB的身材和美貌,但在本港人才流失危機備受關注之際,這個「反向案例」實在值得好好探究。)
林明禎曾經在訪問中坦言,她選擇來港主要因為這裏有更多發展機會。畢竟本港娛樂圈「爛船三斤釘」,儘管接連受政治及新冠疫情因素困擾,但逾半世紀以來奠定的工業及市場基礎大致上健在。例如2021年疫情鎖港,全港戲院曾經長期停業,全年仍有46齣港產片上畫,既有《梅艷芳》(票房6170萬元)、《怒火》等賣座大片,又有《濁水飄流》、《手捲煙》之類特色精品。
作為比較,台灣電影近年發展勢頭算是凌厲,去年亦只有32齣「台產」劇情長片在當地上畫,按數量計尚未及港產片。新加坡影壇則向來不算興旺,平均每年上畫的「星產片」少於5部,偶有《小孩不笨》(2002年)、《跑吧孩子》(2003年)、《爸媽不在家》(2013年)等佳作,皆以小孩為主角。
本港娛樂圈工作機會多,自然(相對)較易賺錢。同時值得留意的是,香港藝壇還有內地市場可供開拓,雖然內地審查制度難免影響創作自由,從商業角度看卻屬巨大商機。就像《飯戲攻心》劇情及對白充滿「香港味」,但在修改部分對白及改名為《還是覺得你最好》之後,仍然能夠在內地上畫,至今票房已超過6000萬元人民幣,較本港高出一倍,這亦有助於導演及片商更容易「計數」開戲。
基於上述因素,林明禎落戶香港打拚,發展機會多過在新加坡或台灣,既可間接受益於內地市場,又毋須太擔心動輒會被「封殺」,算是在事業發展和生活自由雙方面取得平衡。難怪在不少香港人「出走」星洲和寶島之際,她選擇逆流來港展拳腳。
同樣道理,放諸整個香港,人們的發展活力一向來自民間,不論在港英時期、日治時期抑或回歸之後,都能找到生存空間。只要確保各行各業仍有足夠運作自由,讓它們繼續發揮動能,充滿「搵錢」機會,長遠何愁人才不滙聚香江。
穩本土優勢 解人才危機
講到底,香港近年出現諸多問題,卻仍有不少自身優勢,所謂「人比人比死人」,「你睇我好我睇你好」,在經濟體之間也是一樣。例如林明禎在《飯戲攻心》飾演來自台灣的模特兒「喵喵」,闖進黃子華、張繼聰、陳湛文、Stephy、王菀之等5人家中,竟最能「旁觀者清」,看出這個「瀕臨家變」屋企的問題、恩怨和前途,最終令各人領悟「還是覺得你最好」,各自作出最佳抉擇,箇中相信有來自導演兼編劇陳詠燊的現實隱喻。
來了個林明禎,香港在「人才戰」上可謂未算完全輸給新加坡和台灣。我們要愛護林明禎,更重要是保護並鞏固本港的發展活力、自由及「搵錢」機會優勢,人才流失危機自將迎刃而解。
(編者按:高天佑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