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7月29日

高天佑 新聞點評

一人涉贓857億元

中共臨近召開二十大,「金融反腐」進一步升溫,除了招商銀行(03968)原行長田惠寧、光大(00165)前CEO陳爽、工信部部長肖亞慶等相繼落馬,曾經叱咤一時的「安邦系」掌舵人吳小暉早前亦被上海法院追繳752億元(人民幣.下同)違法所得,連同已遭沒收的105億元財產,意味他一人涉贓多達857億元,打破「股壇大鱷」徐翔被沒收及罰款200億元的紀錄,對庫房不無小補,坊間關注現正開審的「肖建華案」會否接力刷新紀錄。

安邦系掌舵人吳小暉破紀錄

據中紀委網站公布,截至7月13日為止,今年已有34名「金融碩鼠」(金融體系高層人物)被查處,當中16人來自銀行系統(包括4個分行行長及7個副行長),12人屬於監管部門(人民銀行、證監會、銀保監會各有5、3、3人),還有6人來自保險領域,而這些數字尚未計剛於本周被中紀委指控「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遭香港特區政府剔出授勳名單)的陳爽。

另外,肖亞慶昨日亦被指「涉嫌違紀違法」接受調查,他在2020年8月執掌工信部之前,曾任國家市監局局長(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國資委主任(2016年2月至2019年5月)等要職,未知與「金融反腐」有沒有直接關係。

與此同時,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早前公布了安邦保險原董事長吳小暉集資詐騙案《執行裁定書》,當中顯示對吳小暉沒收財產105億元,並追繳違法所得752億元,即合計達到857億元。現年55歲的吳小暉屬官場出身,曾任職浙江平陽縣工商局,後來下海經商,2004年創辦安邦。該集團曾經是中國最大民營保險商之一,頻頻「走出去」投資,包括在2014年豪擲19.5億美元收購紐約華爾道夫酒店,又曾出價140億美元洽購喜達屋(Starwood)酒店集團,而吳小暉妻子鄧卓芮為中共已故領導人鄧小平孫女。

吳小暉於2017年6月被上海警方拘留,翌年2月遭起訴集資詐騙,同年5月裁定罪名成立,被判有期徒刑18年及剝奪政治權利4年。案情顯示,吳小暉直至案發為止,實際騙取款項達652.48億元,連同孳息一併予以沒收及追繳。安邦保險已於2018年2月被中國保監會(銀保監會前身機構之一)接管,該會透過保險保障基金向安邦增資608億元,以填補其資金缺口。

在此之前,中國內地被沒收財產及罰款的「最高紀錄個人保持者」為上海澤熙投資公司創辦人徐翔,他被譽為「中國私募一哥」,又有「股壇敢死隊」外號,炒股風格以「快準狠」聞名。他在2015年11月遭上海公安拘留,翌年被控內幕交易、操縱股票價格等罪名,判監5年半,沒收違法財產90億元,罰款110億元,合計達200億元。

此外,在2015年審結的政治局前常委、政法委原書記周永康「貪腐窩案」合計沒收了超過900億元財產,但該案涉及400多名罪犯;周永康本人被判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惟數額並未公布。

在國際上的沒收財產個人最高紀錄則屬馬多夫(Bernard Madoff),這個史上最大龐氏騙局主謀,在2009年被美國法院判處監禁150年及罰款1700億美元(折合約1.13萬億元人民幣)。

打貪十年 金融反腐空間仍大

不過這名世紀大騙子財產多屬「紙上富貴」,截至2020年底,美國當局實際上成功追繳144億美元(約960億元人民幣),而馬多夫本人已於去年4月在獄中病逝,終年82歲。

無論如何,內地「金融反腐」日漸升溫,既顯示中國政府決心「打老虎」,但亦有內地網民質疑,當局早於2012年起大力打貪,但為何到了十年後的今日,金融體系高層還有這麼多「碩鼠」?而且所涉金額規模似乎愈來愈大?

清史有所謂「和珅跌倒,嘉慶吃飽」講法,意指大貪官和珅被抄家沒收財產多達8億両白銀,相當於清廷每年稅收(約7000萬両白銀)十倍以上,這筆贓款很大程度上充實國庫,有助嘉慶皇帝延續國灶。據歷史學家估算,當時的8億両白銀約等於今日的257億美元或1734億元人民幣。

相對來說,中國政府去年全國財政收入達20.3萬億元,即使按吳小暉破紀錄被沒收及追繳財產857億元計算,僅相當於政府收入之0.4%,絕不足以讓國庫「吃飽」,但總算不無小補。有網民笑謂,假設再多抓十個吳小暉,所獲贓款或可解救全中國「爛尾樓」危機。

坊間現正關注據報剛於本月初開審的肖建華案,作為「明天系」財團掌舵人,肖建華直接及間接控制數十家金融公司,在中國商界的地位不亞於「安邦系」吳小暉,該案所涉沒收財產金額不排除再創紀錄新高。

講到底,中國「金融反腐」尚有很大空間,同志們仍須努力。

 

(編者按:高天佑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