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5月10日

鄧淑明博士 科網人語

3D地圖增強防災統籌力

反常甚至極端天氣不時出現,天文台預測今年的熱帶氣旋和總雨量都「正常至偏多」。要更好防範,土木工程拓展署近日發表顧問報告,研究風暴潮和風浪對沿岸低窪或當風地點的影響,並建議3項改善措施,包括:

.推展改善工程的設計工作及建造;

.制定實施管理措施的行動計劃;

.聯絡/協調相關政府部門/私營機構/持份者推展有關措施。

3項措施中,我認為最後一項即關乎協調政府內外是目前最需要改善。毗鄰的台灣每年經歷颱風吹襲的次數比香港更多,它們的經驗可以借鑑。

早前當地的災害防救科技中心(NCDR)3位負責災害管理的研究員聯合撰文,分享運用3D地理資訊系統(GIS)協助救災防洪的經驗。透過戰爭遊戲,當局模擬災難或洪水降臨的不同場景,不單災防中心可操練如何救災,包括資源調配、疏散支援、救助物資分配和運送路線等的部署和步驟;更和全台灣22個市縣內的緊急行動中心(EOC)同步,一起分析災難的風險和準備預防措施。

GIS平台除了檢視不同地形以計算洪水的水深外,還察看該處的人口(例如長者或幼兒佔多的社區)和需保護的資產(基建、主要幹道、學校)多寡等,並評估鄰近的避難所位置和可接收災民的數量,以及應急物資分布等。這些資訊在2D地圖上呈現,方便中央和地方EOC的指揮官在熒幕上查看和安排行動。

而3D的GIS平台更進一步,呈現的是數碼地形模型(DTM),以20米乘20米網格展示地形和非地面資訊(如架空鐵路和橋樑),再套上衞星圖像、街道圖和3D建築模型,以及全島閉路電視(CCTV)的即時視頻,令防洪演習期間,現場的行動單位之間有更佳的溝通和協作,同時可估算洪水對建築物和交通可能造成的破壞,以便制定更全面的應急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該平台也令救助弱勢社群更有效率,例如不單所有安老院舍會顯示在熒幕上,位於地下(它們稱為1樓)的機構更會特別標明,以優先處理。這些細節既協助社福機構評估自己的災害風險,也有利配合政府的預防及疏散計劃,並用以培訓員工。由此可見,利用創新科技大大提升政府和公私營企業的協調能力,令大家在應對危機時步伐一致。

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選舉政綱中提到,新政府要「增強統籌執行」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可以善用先進科技,那麼「提升施政效率」、「創造協同效益」便不會是空談了。

鄧淑明博士_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

 

(編者按:鄧淑明博士最新著作《你未來就緒嗎?》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