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4月29日

黃岳永 科網人語

黑暗時刻的承擔和決定

踏入虎年,全球愈來愈「苦」,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死傷無數,婦孺為避開戰火逃亡國外;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肆虐全球,這邊上海渡過了艱辛的4月,仍未知終點何在,那邊歐洲如荷蘭英國的疫情又見死灰復燃。相對之下,剛剛「解禁」的香港,人們發現原來可以返學出街食飯睇戲已經是一種幸福。

其實經歷過去幾年的事件後,港人都明白已經無法回到從前的生活,最明顯的變化莫過於身邊一位又一位親朋好友決定移民,當中有嘗試到外國尋找新生活的年輕人,也有決定改變生活模式、希望能與家人在更安全及穩定的地方生活和工作的專業人士和CXO(Chief Experience Officer)。

筆者所參與項目覆蓋的幾個行業,包括社企、教育、創業、零售及科創,都面對人才流失問題,單在4月份,便獲5人告知即時或將辭職移民,不少外籍朋友更早在3月便決定離港回國。

我這輩子經歷過不少移民潮,今次肯定是最差的一次,離開不只是考慮安穩問題,更因為他們看不到希望。除年輕人,中高層及專業人士亦相繼離開,實際上已經對社會構成系統性風險,未來香港在質量、創造性、文化及忠誠度等享譽國際的優勢,恐將逐漸消失。

有人說目前是香港最黑暗的時刻,令我想起數年前一套以英國時任首相邱吉爾為主題的電影《黑暗對峙》(Darkest Hour)。故事涵蓋的時間約一個月,描述自邱吉爾當上首相,到他在英國下議院發表知名歷史演說〈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的一段時間。後世只知最終結果,期間邱吉爾飽受煎熬:士兵在外被困、國際未見援手、國內缺乏支持。以當時局勢來看,退讓講和可能會成為一手終結大英帝國的首相,與敵人對抗也可能親手葬送成千上萬士兵平民,而且不論結果如何,賬都會算在他頭上。

戲中講述當時邱吉爾希望了解英國民眾的想法,於是乘坐地鐵,跟鄰座乘客討論英國目前該怎樣做。這一幕是否史實我們不知,但無可否認,當時邱吉爾是跟隨自己初心作出決定並落實執行。現今全球都出現改變,當我們下定決心,便需要承擔起新常態下的生活,即使人少了、資源少了、生活和運作方式變了,只要初心不變、一起面對,改變帶來的可能是機遇。

黃岳永_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兼高級顧問(創業)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