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2年4月12日

高天佑 新聞點評

「大一統市場」一盤大棋

「好消息,中國終於大一統了!」「什麼?收復了台灣、海參崴抑或蒙古?」「不是呀,中國內地市場即將統一!」「什麼?中國又不是歐盟,莫非從前沒有統一市場?」這段對話純屬虛構,不過中央政府日前發布《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下稱《意見》),確令不少人感到疑惑。事實上,一個市場有幾「統一」屬程度問題,例如美國正是典型的「不完全統一市場」。中國當局這份文件意在打擊地方保護主義,促進各行業汰弱留強,提升營商便利,某程度可視為「改革開放2.0」,但亦可能造成副作用。

由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布的這份重要文件,開宗明義強調「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支撐和內在要求」,故此提出「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制度規則,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範圍內暢通流動」,務求「全面推動我國市場由大到強轉變」。

破地方壁壘 促進汰弱留強

不少人疑惑,中國屬單一制國家,各省市政府只有行政權而無立法權,全國理應早就是「統一市場」,為何現在才提出要「建設」?舉例說,不論是糧食從西部地區運到東部沿海,抑或東部的電子產品銷售到內陸地區,理論上皆可暢通無阻,不受關卡、關稅、市場准入等限制,難道還不算「統一市場」?

反過來看,歐洲經濟共同體(歐盟前身)1958年創立的主要使命之一,正是推動建設單一市場,皆因歐洲國家各擁主權,彼此法規不同,須花很大力氣打破壁壘、談判讓利、降低流通阻礙,至今未竟全功。此外,亞太區的東盟、CPTPP等經合組織,亦正朝統一市場方向邁進。相比之下,中國的省與省、市與市之間應該沒需要「破壁」。

但實際上,所謂「統一市場」乃屬程度問題,並非0與1,而是可以從0到100。例如美國作為資本主義「燈塔」,卻亦是典型的「不完全統一市場」,各州政府及議會擁有巨大自治和立法權力,致使州與州之間的法規及行業標準往往差異巨大。舉例說,各州對「大麻」、「持槍」、「娼妓」、「墮胎」等事項有不同法例,一些生意在A州完全合法,跨進毗鄰B州便可能變成有罪,某程度上比歐盟國與國之間有更大縫隙。

而中國在「統一市場」方面可說比美國「高分」,不過仍有提升空間。中國各省市之間縱使沒明文法規差異,卻存在不少灰色潛規則,形成隱性壁壘和門檻,故此《意見》文件提出「清理廢除各地區含有地方保護、市場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要求各地「不得設置不合理和歧視性的准入、退出條件以限制商品服務、要素資源自由流動」。

最佳例子可見於炙手可熱的電動車產業,近年很多省市紛紛鼓勵、吸引電動車廠落戶,除了提供地皮、稅務等優惠,還會為本省車廠度身訂造補貼政策(例如每輛車補貼3萬元人民幣,但本地生產比率須達70%或以上,意味全省只有一個品牌合乎標準),以及進行政府採購時優先選擇本省產品。一方面,這促使中國電動車產業「南北開花」,惟不利於汰弱留強,阻礙具競爭力的品牌攻佔全國市場,缺乏優勢的車廠能靠地方政府「吊命」,得以苟延殘喘。

《意見》文件提出破除這些隱性壁壘,正有助於電動車等產業「公平競爭」,促進「優勝劣敗」,方可跟外國品牌一較長短。該文件亦提到「加快培育統一的技術和數據市場」,「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全面清理歧視外資企業和外地企業、實行地方保護的各類優惠政策」,「推動重點領域主要消費品質量標準與國際接軌」,以及「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因此,有論者認為《意見》倘能全面落實,可視作「改革開放2.0」。

上文提到中國「統一市場」早已比美國更「高分」,然而這回事有點像疫苗抗體,未必「愈高愈巴閉」。美國「不完全統一市場」確有很多荒唐之處,就像Tesla在得州開設的新廠,為保障汽車中介商(dealer)生意,有法例規定當地車廠不可直接向消費者賣車,所以Tesla新車出廠後,須先運到毗鄰俄克拉何馬州或路易斯安那州,「行個大運」回來才可售予得州居民,否則屬違法,這無疑會增加交易成本,平白造成浪費。

須兼顧地方特色 取長補短

Tesla老闆馬斯克當然早已知悉這條荒唐法例,為何仍斥逾百億美元在得州建廠?皆因作為傳統「紅州」(共和黨主導),當地朝野在新能源、勞工等政策方面與「鋼鐵俠」理念一致,近年尤其為「後石油時代」大力招徠科研機構和企業,馬斯克衡量之後覺得「瑕不掩瑜」,遂敲定重本投資。這正體現了美國「不完全統一市場」優勢一面,各地根據自身特色和需求制定政策,吸引「啱嘴形」的企業及人才落戶發展,州與州之間的競爭亦有助創新與進步,達致百花齊放。

總的而言,《意見》文件堪稱「一盤大棋」,可能影響中國未來數十年市場發展,但該文件僅提出大方向目標,未見具體措施,尚待相關部委往後逐一落實。而推動「大一統」市場應兼顧地方特色和地域競爭,取長補短,在效率和多元化之間取得平衡,任重道遠。

 

(編者按:高天佑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