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4月1日

高天佑 新聞點評

「全面小康」達標懸念

疫情令全球經濟接近停擺,不過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開會時,仍重申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官員測算這意味今年GDP增速達5.6%似乎難以做到,莫非當局有什麼「秘密武器」?實際上,一切源自中央政府於2012年提出,「2020年GDP要較2010年翻一番」,但所謂「翻一番」並非很科學的指標,相信不會因為差一點點就達不到「小康」,所以亦不宜對今年經濟增長存有太高期望。

與10年GDP翻一番掛鈎

根據新華社通稿,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當前疫情防控和經濟工作,提出各地區各部門要堅定信心、迎難而上,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宏觀政策對沖力度,有效擴大內需,全面做好「六穩」(就業、金融、外貿、外資、投資、預期)工作。其中,最受關注的一段是「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不少專家認為,政治局重申如期達成「全面小康」目標,意味着對今年GDP增速仍有很高期望。上海市政府參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前司長盛松成表示,當局於2012年把「全面小康」跟「GDP翻一番」掛鈎,經過多年來穩步發展,今年GDP只要有5.6%增長便可達標,原本不難實現,但在疫情下就面臨挑戰。

事實上,現時全球經濟形勢都不樂觀,例如高盛預測美國第二季GDP將急劇萎縮24%,創史上最差紀錄。同時,聯儲局經濟學家估計美國第二季失業率可能飆升至32%。在此情況下,中國儘管目前國內疫情受控,逐步復工復產,但面臨外圍環境不明朗、外貿訂單急跌、國際供應鏈癱瘓,實難獨善其身。一般認為,中國今年若能保持經濟免於衰退已很不錯,若想實現較快增長可能要靠奇蹟;除非當局準備了「超級絕招」準備展施,方可如此有信心。

然而,正所謂「七孔流血還七孔流血,死還死」,這兩件事雖有高度關聯,卻始終並非同一回事。須注意,政治局會議只是重申「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卻並無具體提及怎樣才算達標,更沒拋出任何GDP目標數字,很大程度只是外界「想當然」而已。

無爆疫今年經濟可增5.6%

講到底,一切要追溯到2012年「十八大」(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大會報告中首度提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比2010年翻一番」。翻一番等於增加100%,根據國務院、人民銀行等官方專家當時測算,扣除通脹後,期內GDP年均增長約需6.9%。不過,由於中國最初幾年GDP「坐七望八」,所以來到今年最後一年,GDP只需要增長5.6%便可達標(2019年增速為6.1%),若無爆發今次疫情危機,確實不難做到。

但無論如何,當局於2012年為何提出「GDP翻一番」致「全面小康社會」的標準?怎麼不是增長95%或105%,偏偏要100%?背後有何科學理據?或許只是取其「齊頭數」,易記、易講、易寫而已。正因如此,即便中國今年經濟只有較低增長(例如3%),整體GDP已較2010年增加98%,莫非只因一點點輕微差距,就不算是「小康」?

國民收入已達中等門檻

再者,所謂「小康社會」完全是一個中國名詞,最初源自《詩經》「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意即「人民辛勞了很久,累積了一些成果,可以稍為安樂」,後來的《禮記.小康篇》則作出進一步發展。所以「小康」並無嚴格的國際定義,大約可作為比較的是「中等收入國家」標準,通常指人均GDP每年達到1萬美元或以上,而中國內地去年人均GDP為10276美元,換言之已達「中等」門檻。

更何況,按照《詩經》、《禮記》等儒家典籍闡述,「小康」與否不只看經濟水準,還繫於文化、道德、生活環境、人民幸福感、政府廉能等範疇。總的而言,「全面小康社會」乃是一個模糊目標,投資者不宜眼見政治局會議重提今年達標,便以為當局有「秘密武器」振興經濟,而對GDP增長有太高期望。

 

(編者按:高天佑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