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6月28日

畢馬威:華企CEO對內地前景保持信心

畢馬威發表2019年中國CEO展望報告,受訪的CEO對今年環球經濟信心較去年下跌,但對中國經濟信心反而上升。畢馬威中國主席廖子彬解釋,中國經濟過去數年已開始轉型,即使現時面對貿易戰等挑戰,中國企業高層亦有信心靠內地市場渡過難關。

谷內需 轉型科技業

該份報告訪問了125名來自中國及香港的CEO。調查發現,去年有76%中國CEO對環球經濟增長有信心,今年跌到48%,是近年來最低。不過,43%受訪中國CEO對環球經濟增長看法為中性,廖子彬認為,顯示他們未至於對前景悲觀。

反觀中國CEO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信心,則由去年的71%升至77%;對其公司本身的整體信心,更從去年的90%升至94%。

貿易戰、經濟增長放緩等因素夾擊下,為何中國CEO仍然對前景樂觀?廖子彬相信,中國經濟轉型、減少依賴出口和低成本製造業已有數年時間,轉而加強內需及服務業貢獻,成效開始顯現,而且企業數年前已開始準備科技轉型,故即使面對外圍挑戰,中國企業仍然保持信心。

海外擴展首選新興國

調查又發現,中國CEO有意往海外擴展業務的比例,從2018年的94%,增加至今年100%,最看重的是新興市場(56%),其次是已發展市場(44%)。自從中美貿易關係緊張以來,美國嚴審中國投資美企,即使是較傾向投資已發展市場的中國CEO中,大部分有意投資日本、香港和新加坡(29%)、澳大利西亞(即大洋洲,25%)及歐洲(20%),而有意投資北美的約有25%。事實上,氣候變化和地區主義(特別是中美貿易摩擦)是受訪的中國CEO最憂慮的營商風險。

廖子彬指出,中國企業早年往海外發展時已經吸收不少經驗,理解不能再單靠派員外駐管理,需要聘用熟悉當地處事手法和規則的人員;公司的內部流程以及風險控制系統亦不能照搬中國一套,須切合當地法規,特別是金融機構這些受高度監管的行業。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