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0日
過去一個世紀,先後有不同的國際豪華酒店進駐香港,地標之一的尖沙咀半島酒店肯定在榜上前列。它屹立維港海旁91年,向以高貴優雅氣派稱著,為保持光環能經得起時間考驗,其母公司香港上海大酒店(00045)董事總經理兼行政總裁郭敬文(Clement)一直兢兢業業,「True Luxury最優越的地方,就是attention to detail」,那是集團非執行主席、來自顯赫的嘉道理家族第三代米高嘉道理(Sir Michael Kadoorie)教曉他的。
Detail來自專注,故從不盲目擴充版圖,郭敬文掌舵17年,新落成開幕的半島「一隻手都數得晒」,「資源不要用於太多項目,集中火力,令每個都做得最好。」半島是否最好酒店,各方自有不同意見,他認為:「最好的,就只有一間。」
早於1890年,嘉道理家族便入股大酒店,郭敬文與這個望族的淵源可追溯至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主修經濟的他,畢業後留英工作,1986年回港發展,効力嘉道理家族有份創立並持股的寶源投資(Schroders Asia),郭代表寶源出任嘉道理家族財務顧問。
代表作擊退劉鑾雄狙擊
在寶源那10年,郭敬文最為人知是協助嘉道理家族擊退人稱「股壇狙擊手」的「大劉」劉鑾雄。當時劉鑾雄透過愛美高及華人置業(00127)旗下的中華娛樂置業(中娛),不斷在市場吸納大酒店股份,務求想加入董事局。
當年嘉道理家族致力維護大酒店這一塊重要資產,經過連串訴訟和反收購行動,代表嘉道理家族的寶源投資最終跟愛美高系達協議,後者把所持的大酒店股份出售予由寶源安排組成的財團Kincross,以及滙控(00005)全資附屬的TKM(Far East)Ltd.,再逐步配售股份予其他投資者,「最重要是沒失去控制權」。
贏出漂亮一仗後,有份參與的郭敬文自知財務顧問工作非其真正意願,「我性格不太適合做deal making,涉及長遠發展策略的企業管理才是我杯茶。」1996年他離開寶源,出任港鐵(00066)前身地鐵公司財務總監,「36歲便有這麼一間大機構聘請我做這麼high profile(備受關注)職位,這個轉工決定,真的不難作出。」
職場智慧是「魚唔過塘唔會肥」。郭敬文任職地鐵6年,至2002年與嘉道理家族「故劍重逢」,備受器重,成為大酒店董事總經理兼行政總裁,「大酒店的規模當然沒MTR那麼大,也絕對不小,我們興建一間新酒店投資額往往超過幾十億元;一個幾十億跟一個數百億的項目,工作制度不會有很大分別;酒店或鐵路都是投資基建,管理和製造足以長期維持營運的優質資產,就是我最重要角色。」
大酒店集團業務眾多,知名度最高始終是半島這品牌;郭敬文在位至今17年,以這名字落成的新酒店,只有東京(2007年)、上海(2009年)和巴黎(2014年)3間半島,目前全球正營運的也只共10間,數目較其他高級酒店品牌為少;正籌劃或興建中的,分別位於緬甸仰光、英國倫敦和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他笑言:「對我們來說,3個項目已經好多。」
做決定費思量滿頭白髮
他解釋,自己的任務是重質不重量地拓展版圖,「沒做過酒店的人,可能真不明白,開一間,要做的工夫真的很多很多。」他認為,專注有限項目,可將水準提高,且半島酒店的物業、品牌和經營,全由大酒店擁有,有利管理。
郭敬文又提到,有同業由於系內酒店數目較多,會跟國際級大型公司合作,例如對方有高級人員到外地出差,優先選擇入住旗下酒店,「這些對我們而言,真的做不到,因我想做到更高層次:人們不論出差還是度假,都知道要到訪的城市,最好的酒店是哪間。」他覺得香港甚或紐約,最佳就是半島。
他補充,企管要明白公司發展目標是長期性,「別想自己在5年內要如何威,或10年內要做到什麼成績;當然,當我聽到朋友埋怨訂不到東京半島房間時,暗地裏挺有滿足感。」更大的滿足在於新店開幕,「我會想:放了這麼多年心血,看看自己(指着頭部),連髮都白了。」
今年59歲的郭敬文,馳騁職場數十載,有沒有退休計劃?他答得斬釘截鐵:「無諗過,你唔覺得我好後生咩?」他笑言,早前外遊期間曾經滑雪,不覺體力有問題,「仍然有魄力」;至於一頭白髮,可能是作為CEO要為每個決定費煞思量所致,「每天都要下至少10個決定,總數加起來,我希望做得對的,多過做錯。」
回望過去,他不諱言人總曾經做過一些錯誤決定,然而何謂對錯?「既然已做了,即使結果不似預期,你都不應該後悔,始終世上有太多外部因素,是你不一定預計得到;唯一應該後悔的時候,是你要做決定時,取得的資訊不夠多、做的分析不足,或決策過程有缺失,否則結果如何,也無從後悔。」
很多人做錯了,只會怪責別人;誠如郭敬文這番話,要後悔,都檢視自己做得不夠好。
採訪、撰文:陳子健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最愛香港 八十年代逆市回流 |
上一篇: | 冀課程媲美CFA獲認可 IFTA連結金融與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