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9月6日

高天佑 新聞點評

西劇的啟示

現今資訊發達,香港人睇慣日劇、韓劇、美劇、英劇、內地劇,卻未必睇過「西劇」,不是大台那些「揦揦西西」的劇,而是來自西班牙之「真.西劇」。透過Netflix,萬眾期待的西國神劇《紙房子》(La Casa De Papel / Money Heist)本周終於在港開播,講述一班智慧型罪犯闖進西班牙皇家鑄幣局,他們並非簡單打劫搶錢,而是挾持印鈔機11日瘋狂印製歐羅;其背後隱喻是諷刺歐美央行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一味QE救市,加劇貧富懸殊,所以這班「現代羅賓漢」打算藉着印銀紙「劫富濟貧」。恰逢本月為「海嘯十周年」,近日包括意大利、阿根廷、巴西等國又再呈現債務危機跡象,該電視劇既貼市,又具警世意義。

《紙房子》反貧富懸殊

《紙房子》由西班牙Antena 3電視台製作,去年5月首播後大受好評,Netflix隨即買下版權,重新剪接並配上不同語言字幕,在歐美各地播放;Netflix在今年首季業績報告特別提到,此劇已成為該平台史上最多人睇過、且評分最高的非英語劇集,並有助Netflix吸納更多新訂戶,可說有份推動該公司股價早前創新高,現市值逾1500億美元。而在本星期,配上中文字幕的《紙房子》在港上架,不少劇迷連續幾晚煲完22集,煉成一對熊貓眼。

該劇之「神」在於兩方面:首先是演員、攝製、場景、美術等元素均屬上乘,其節奏明快、緊張刺激跟Prison Break、House of Cards、Black Mirror等經典美劇無異,令人對西班牙劇集另眼相看。在此岔開一筆,資訊發達帶動劇集全球化,其實也有助鞭策各地本土劇集「爭氣」,不可太「揦西」,否則難以留住觀眾眼球,相反若有佳作,有力可像《紙房子》反攻全球,據聞TVB近年也循這方向探索。

技法上乘之餘,該劇最「神」當然在於劇本,主線是由一名自稱「教授」的頭領,召集了黑客高手、科學家、心理學家、爆破專家等叻人,組成9人團隊,目標是佔領西班牙皇家鑄幣局11日,印製超過20億歐羅現金帶走,期間務求不殺一人、不流一滴血,達致「純智慧型犯罪」。

據筆者有限觀影經驗,中外講述搶劫銀行或印鈔廠的戲碼,箇中匪徒都是hit and run搶完錢就散水,像《紙》劇般佔領鑄幣局瘋狂印鈔堪稱破格。唯獨在1999年港產片《目露凶光》,劉青雲飾演的金管局印鈔廠主管曾有同類計劃,但也只是打算印製價值數千萬港元的兩大麻包袋現鈔,且最終事敗。

再者,《目》片的劉青雲犯案是基於自己投資失利,須為「負資產」填氹(該片背景為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Benz雄有一句點題對白「金融風暴來了,人人都是負資產」),攻擊金管局反映了他對時局的個人控訴;而在《紙》劇中,隨着劇情推進,主旨隱喻逐漸明朗,意在抨擊歐美央行自2008年後一味QE致貧富懸殊惡化,點題對白來自「教授」跟警察主管的辯論:「歐洲央行在2013年印製了1450億歐羅,完全無中生有,跟我們現在做的事情一樣。你知道這些錢去了哪裏?進入各地銀行,再以低息借給有錢人,等於從印鈔廠直接跑進有錢人口袋,有人說歐洲央行是賊嗎?」

有趣的是,《目》片和《紙》劇均以金融危機為背景,而兩場危機分別在1998年和2008年,再加上今年2018年,恰巧皆相距10年,難怪有人說「逢8必災」。

按照「教授」的邏輯,歐洲央行QE令有錢人更容易「錢搵錢」,並帶動資產價格和物價上漲,然而,「無產」百姓們受惠有限,反因貧富差距擴大而充滿怨氣。

更甚者,這夥團隊在佔領鑄幣局期間,還透過網絡平台向外宣揚這套理念,居然令不少民眾開始支持「劫匪」、反對政府和警方。

正因這班匪徒有型有款有智慧兼看似大義凜然,猶如「現代羅賓漢」,以致在現實世界中的西班牙部分政客擔心有年輕人會認同這套理念,嘗試「有樣學樣」。今年4月11日,有黑客攻陷了YouTube全球平台,把大量視頻的縮圖改為《紙》劇中劫匪們蒙面佔領鑄幣廠一幕的劇照,可見這套「神劇」影響力非同小可。

控訴西方金融體系

西班牙語La Casa意思為屋子,Papel則是紙張,該劇名字寓意「用紙鈔造的屋子」,看似華麗,其實脆弱,被視為代表了對近年西方金融體系的控訴。恰巧本月為金融海嘯10周年(雷曼兄弟在2008年9月15日破產),10年前由美國聯儲局牽頭的量化寬鬆可說挽救了全球經濟避免崩潰,但也帶來資產價格失控等後遺症,而且對於部分國家似乎「治標未治本」,例如西班牙、葡萄牙、希臘等「歐豬國」失業率仍接近20%;意大利、阿根廷、巴西等近日再度醞釀債務危機。夜晚一邊看到美股迭創新高,蘋果和Amazon市值相繼破萬億美元,一邊通宵煲《紙房子》,心理上產生的反差令人悚然。

 

 (編者按:高天佑最新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英文版本由EJ Insight翻譯)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