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9月3日

高天佑 新聞點評

汽水樽裏的咖啡

汽水和咖啡看似格格不入,但在生意人眼裏有兩大共通點:一、都是可以賣錢的商品;二、皆會令顧客上癮,意味着生意長做長有。繼雀巢豪擲76.5億美元(約597億港元)先後入主Blue Bottle和投資Starbucks後,可口可樂上周五斥資51億美元(約398億港元)收購全球第二大咖啡店集團Costa,反映快銷飲品巨擘加強布局中高端咖啡市場,迎合新世代同時滿足三個願望「頂癮,有型,健康」之消費升級趨勢。

快銷飲品巨擘紛踩過界

去年9月,雀巢斥5億美元收購美國精品咖啡店品牌Blue Bottle 68%股權,及後在今年5月再花71.5億美元,獲得Starbucks非店製產品(包括咖啡粉、膠囊咖啡、罐裝咖啡等)「全球永久分銷權」。上周五,可口可樂宣布以51億美元全面收購Costa,象徵這家擁有133年歷史、市值逾1900億美元的全球汽水一哥,首次染指咖啡店生意。換言之,短短一年內,快銷飲品巨擘加起來豪擲近1000億港元「嘆咖啡」。

Costa是英國品牌,1971年創辦於倫敦,跟Starbucks同齡,雙方定位和風格也差不多,同樣走文青、優皮、中價路線;只不過該品牌暫時在港未有分店,港人對之不太熟悉。截至目前,Costa在全球有約4000家分店(約400家位於中國內地),規模次於Starbucks的1.4萬家。

從可口可樂角度看,最理想或許是直接收購Starbucks,立刻由全球汽水一哥身兼為咖啡一哥,雄霸兩大市場;然而,Starbucks本身市值逾720億美元,業務仍在快速增長,加以財政穩健,看不到有賣盤的可能。就連雀巢在今年5月耗資71.5億美元,也只能獲得Starbucks「產品分銷權」而已。因此,可口可樂退而求其次,一舉奪得第二大咖啡店品牌以及全球4000家分店網絡,也算是不賴的選擇。

擁逾8000售賣機 即磨即沖

除了4000家分店,Costa早於2011年收購了全球最大即磨咖啡售賣機集團Coffee Nation,率先發力此一市場,現時在全球有逾8000座Costa品牌咖啡售賣機,設於油站、百貨公司、大學、醫院、停車場等地。

所謂即磨咖啡售賣機,即是顧客在入錢之後,機械會自動磨豆及沖製一杯expresso、long black、latte、mocha或者cappuccino,比起罐裝咖啡更加優質和新鮮熱辣;其好處是24小時供應,並可省卻高昂舖租和店員成本。Starbucks亦曾想進軍這個領域,但至今未算成功,相信這也是可口可樂睇中Costa的原因之一。

可口可樂自從二十世紀初擴張國際市場,憑着令人容易飲上癮的獨特配方暢銷全球;但現代人愈來愈注意健康,對於高糖份的汽水開始有顧忌。可口可樂亦陸續推出Zero、Light、Clear等低糖版本以迎合消費者,甚至還開拓了鮮果汁、維他命水等健康飲品系列,務求部署多幾條後路。

天然易上癮 食正新消費趨勢

不過在這世界上,所謂愈墮落愈快樂,健康的東西通常很難令人着迷,賣礦泉水幾曾會像賣汽水般好賺。唯獨咖啡既屬天然成分飲品,同時又飽含咖啡因和味道香醇而具有上癮效果,很多人每日都要啪幾杯「上電」才有精神。尤其是Blue Bottle、Starbucks、Costa等中高端咖啡品牌,除了頂癮和(相對)健康,還有型有格,一次過滿足三個願望,食正新世代消費升級趨勢(難怪陳豪為《信報》讀者調配的「閱讀的味道」濾掛式咖啡包相當受歡迎)。由此可理解,像雀巢、可口可樂等快銷飲品巨擘,為何要豪擲巨資「嘆咖啡」。

 

(編者按:高天佑最新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英文版本由EJ Insight翻譯)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