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5月18日

黃岳永 科網人語

創科撐起社企未來

無論是少數族裔、弱勢人士,抑或是宏觀環境保護,社會上一直存在不同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力量主要來自三方面:政府以有形之手直接介入;企業在獲利之後投入一定資源回饋社會;以及藉由從政府、企業或社會大眾獲得捐助的非營利組織(NGO),扶持特定項目來解決部分社會問題。

然而,鑑於上述政策未見成效,愈來愈多市民及團體主動提出以市場機制作為營運手段,協助解決特定的社會問題,社會企業這個詞彙亦開始慢慢為人所熟悉。事實上,社企的發起人和營運者可視為社工模式的另一種體現。

歐洲多國率先應用

社企在解決社會問題的同時,亦要達至自給自足的永續發展模式,不能單純依賴外部捐贈,這個要求其實不易做到。我認識不少投身社企的人士,當中失敗的大有人在,例如曾有社企以茶餐廳作為業務,但奶茶、咖啡及出前一丁等常見食品的味道都差強人意,完全不能吸引客戶,「燒」光了政府資助後便無以為繼,最後黯然離場。

即使和一般創業者的出發點不一樣,社企本身仍然是一盤生意,創新及科技同樣可以產生重大作用。當然,「茶餐廳社企」的例子中並沒有創新的因素存在,但是在歐洲多國,例如荷蘭和土耳其,便可以看到頂尖的科研人員將各種創新技術,包括大數據、機械人、人工智能(AI),以及共享經濟運作模式,應用到社企之上,以低廉的人均成本達至城市級別的重大改革。

改革非靠「揼石仔」

對於我來說,最有趣之處是如此重大的改革並非靠「揼石仔」逐一建成,而是由多個部門合作,利用移動科技直接聯繫,既可提供良好的用戶體驗,又能達至大規模實時數據收集,成本遠較從零開始的建造模式為低。

近年廣受討論的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提出了各國應致力減少社會的不平等及不公平,一眾社企正朝着這個方向而努力。現時各地的年輕人,特別是1995年後出生的Z世代,都在探索如何利用創新科技來改善社企的營運,達至解決社會或環境問題的目標。

香港亦有鼓勵跨界別合作,例如以支援食物援助服務機構及減低食物浪費的網上食物援助平台「FOOD-CO」、為NGO和義工搭橋的義工招募平台「社職」,以及讓小學生得到贊助成就夢想的「DreamStarter」,這些都是科技及社企結合的好例子,我亦期待着科技在社企營運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黃岳永  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兼高級顧問(創業)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