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4月26日

高天佑 新聞點評

KOL生意難做

 

日前跟一班KOL飯敍,席間氣氛不尋常,幾位坐擁10萬粉絲以上「大V」(按香港標準計)繼續紅光滿面,言談間透露其「生意」愈來愈好而且多元化,幾乎應接不暇。然而,在座一些「中V」和「小V」卻頗為黯然,相繼訴苦「生意難做」。皆因現時市面KOL湧現,廣告客戶開始揀擇和劈價,不再像以往hea出一個sponsored post便可坐收幾萬銀。為了「掙粉」,部分KOL日益踩界嘩眾取寵,不料卻自製公關災難以致「掉粉」;同時,有些不夠紅的「全職網紅」打算重新求職打工,KOL行業現正陷入小低潮。

中V發文轟餅店惹公關災難

近日最受熱議的KOL關公災難,來自一位女性化「中V」,該網紅本周日去到尖沙咀海港城買鞋shopping,但收穫豐富之後,購物紙袋突然破裂,令其戰利品「一地都係」,十分狼狽。於是他人急智生,跑到旁邊一家著名餅店向店員求助:「唔好意思,可以借我一個紙袋嗎?」豈料對方決絕回答「冇喎!」該網紅形容,店員這種「過主啦乞兒」嘴臉令他深受侮辱,遂在Facebook上撰寫千字文點名抨擊該餅店,自稱兩年前常光顧其中環分店,「我課足你班粉皮一年金呀」,但誓言今後不會再「食垃圾」。

按一般估計,這家被該KOL狂插的餅店應該會在公關上受罪,但今次事態發展超出很多人預料,網民輿論反而一面倒聲討那名發難的網紅,認為他在沒有光顧之下,單方面要求餅店提供紙袋,這原本問題不大,但「畀係人情,唔畀係道理」;然而他卻「老奉」般老羞成怒,還用狠毒言詞公開鬧爆對方,就似乎在道理、風度都落於下風。

撇除上述個別事件,網民現時對KOL的寬容度確實收窄,令這批「關鍵意見領袖」之權威形象受動搖。事關隨着各色人等都號稱KOL,業界群體快速擴大,難免出現良莠不齊。舉例說,有些KOL原本憑着獨到而精采的內容成功吸引粉絲,但在「成名」之後就疏於製作內容,幾乎每個帖子都是hea post第三方客戶廣告。畢竟粉絲們like你這個page不是為了看廣告,如此本末倒置,很易導致「掉粉」。

此外,有些KOL紅起來和富起來之後,自我感覺日益飄飄然,偶爾在日常生活中遭遇不愉快對待,便借助自己的公眾地位,在平台上口誅筆伐,某程度上有點公器私用,恃勢凌人,最要命是往往out of proportion。例如人家不願借紙袋給你,或許有欠禮貌,未盡符合待客之道,也不至於要遭受千字文惡毒抨擊。

公器私用𢱑着數乞人憎

部分KOL亦有「𢱑着數」心態,抓住小小事情,利用自己名氣鬧爆大型商場、餐廳名店、航空公司等,令對方公關部門如臨大敵,遂「買你怕」而送贈禮品、coupon、VIP會籍或機位upgrade。但網民們眼睛其實是雪亮的,KOL們如此種種行徑猶如自挖牆腳,自削公信力和號召力,導致「粉轉路」甚至「粉轉黑」也怨不得別人,最終損害商業價值。

除了部分KOL「自己作死」,業界近來最大危機始終是僧多粥少,因入場者愈來愈多,勢必分薄廣告資源,尤其旅遊、飲食和扮靚這三大類別,競爭非常激烈,廣告客戶開始揀擇和劈價。

以往擁有5萬至10萬粉絲已算「大V」,在其所屬領域獨佔鰲頭,隨便轉載一個第三方廣告,閒閒哋袋幾萬元,高過很多打工仔一個月薪水,所以不少這類KOL索性辭工做「全職網紅」。可是現在競爭者如雨後春筍,儘管有些只得一萬幾千粉絲,不足以取代你領先地位,卻能跟你搶飯食。客戶們也會貨比三家,衡量把所有budget投向一位「大V」,或者分散予多個「中小V」,哪樣更具效益。因此已有全職網紅面臨收入顯著下滑,打算重新求職,重回打工仔生涯。

紅者愈紅 優質內容取勝

當然,網紅業界恍如傳統娛樂圈,同樣存在一九效應,能爬上最頂端的少數紅人獲得大部分資源,往往「紅者愈紅」。例如Ben Sir、達哥等超級KOL,現已跨界發展,經常出現於電視和港鐵站廣告以及商場騷,從網絡領域紅到實體世界,晉身O2O達人。KOL業界亦有翻身例子,好像曾因「殘廁gathering」事件令形象受重創的藝人林芊妤(Coffee),憑着精通瑜伽及擅長深入淺出示範,在YouTube頻道獲得接近40萬追隨者,勝過很多頂尖紅星,而且大部分粉絲為女性,反映她形象大逆轉,據說現時每月收入「等於以前TVB一年人工」。

講到底,網民不是儍的,在激烈競爭下,網紅們單靠名氣已不足以搵食,必須憑着真材實料製作優質內容,為粉絲帶來他們期待,甚至超乎期待之價值,才可望長紅長有,最重要還是「不忘初心」。

(英文版本由EJ Insight翻譯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