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10月18日

車品覺 全民大數據

農業大數據時代揭幕

隨着科技日新月異,科學家在談論如何登陸火星之際,卻仍有無數貧民長期不得暖飽。相反在發達國家,居然有40%食物被丟棄。同時科技發達如美國,每年約有7600萬人患上食源性疾病。有人餓死,也有吃錯了東西而亡,真的光怪陸離。

為了用更少投入產出更多食物,農業界正努力尋找新的產品、方法和技術。自給自足的農民想要縮小與業界的產出差距,必須提高產出,同時節約成本。在現今科技發展下,從作物基因識別到供水管理,以及培肥、氣候、土壤、機械系統等方方面面的數據,有利於我們準確分析,並通過精準農業技術進行部署。

大幅降低育種成本

雖然有時被混為一談,但大數據和精準農業並非同一回事。大數據的前提是能輕鬆滙集更多的數據來源,基本上有賴於通過精準農業獲得。此外,遺傳學的進步亦已帶來生物資訊的爆炸式增長,大量的基因資訊可在雲端創建和分析,新的育種過程令研究代價更低、速度更快。曾經必須在溫室和田地進行的原始生物研究,現在可先借助大數據設計實驗和確定假設條件。在此基礎上,只需試種規模小得多的實驗作物進行驗證,就能判斷出在大規模環境中種植的效果,培育者便可確定哪種雜交作物最適合特定地域。

農業生產的過程十分複雜,涉及生物學、氣象和人類活動等領域。近年,種植者迅速採用新的精準農業技術。利用GPS和其他技術,生產者可精確地追蹤不同田地的產出,同時遙控設備,從而大幅度提高生產率和利潤。最近進行了一項市場調查,種植者說他們部署的技術數量將在2013年至2019年期間翻一倍。51%的受訪者說,他們最感興趣的其中一點,是新技術就其田地和土壤類型提供綜合建議。

預防疾病減少浪費

另一方面,是如何對食物從田間到餐桌的過程進行有效追蹤,從而預防疾病、減少浪費和提高利潤。由於全球供應鏈的不斷延長,追蹤和監督農產品變得愈來愈重要。大數據正在被用來改善各個環節,比如倉庫和零售店的庫存水平,以及整個供應鏈中的供需紀錄。食品生產商和運輸者使用的感測器技術,有助在配送途中快速調節。大數據分析也被用來研究食源性致病菌,並預測疾病的爆發和傳播。

去年已有500多家食品和農業科技初創公司合共融資46億美元,儘管農業大數據時代尚處於早期階段,價值創造的潛力還不明朗,但已經令農業踏上了迅速變遷和探索發現的道路。致力於創新的利益相關者,很可能將是最先獲得回報的人。當然就個人而言,我更希望這場革命的大贏家是小農經濟的生產者和消費者。

車品覺_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專家合夥人;原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