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9日
近年市民對的士業的不滿與日俱增,以致愈來愈多人使用電召汽車手機應用程式Uber(優步),惟自Uber投入市場以來,在全球多個地區均遭到監管部門的壓力。以澳門為例,Uber進駐短短10個月,旗下司機已被罰款1000萬澳門幣(約970萬港元),Uber已於本月9日撤出澳門。
無獨有偶,Uber於本月5日亦暫停本港的士及客貨車服務,只保留UberBLACK(商務車)及UberX繼續運作。Uber發言人解釋,並非受到壓力,而是希望專注核心業務,即共乘服務,又強調港澳兩地是各自獨立營運。
另外,Uber亦搶攻傷健市場,今年2月推出「uber ASSIST關懷優步」服務,培訓司機服務傷健乘客,包括視障人士,至今已培訓逾600名司機。
雖然Uber在港受到追捧,但卻直接威脅的士業利益,加上Uber以私家車形式營運,意外賠償責任問題備受關注。的士司機分會主任杜燊棠狠批Uber經營手法不負責任,未有向旗下司機說明「白牌車」不能購買商用車輛保險,如發生交通意外,司機可能要自行賠償有關損失。他又稱,的士業界一直受政府條例監管;相反,電召車卻「冇王管」,明顯不公平,他呼籲政府立例規管,以免「一旦出事不知由誰負責」。
Uber是否合法至今仍爭議不斷。警方去年曾「放蛇」拘捕7名司機,控以「駕駛汽車以作出租或取酬載客用途」及「沒有第三者保險而在道路上使用車輛」等罪名,其中兩名司機早前已認罪,各被罰款7000元及停牌1年;另外5人則否認控罪,案件將於下月28日再提訊。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內地企業家信心連升兩季 五成人指宏觀經濟仍「偏冷」 |
上一篇: | 試驗階段推六百輛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