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6月13日

專題

酒吧轉吸「劈租地舖」自救
每月辦活動 推App冀開源

有酒吧早前因收取男女顧客不同入場費,被法庭裁定性別歧視罪成,事件引發社會爭議,尤其酒吧業界反應最大;事實上,業界近年面對人工成本上升、客源減少、卡拉OK版權費高昂及酒牌限制愈來愈嚴等「內憂外患」,經營環境困難,即使歐洲國家盃剛開鑼,亦未知能否扭轉頹勢,幸好過去一年租金回落,不少酒吧吸納「劈租地舖」,成為業界的救命稻草。

銷售縮 薪金成本倍增

本港零售市道不景,酒吧業亦難獨善其身;據政府統計處早前公布,今年首季酒吧的銷售額及銷量,按年分別下跌4.3%及6.4%。在尖沙咀經營樓上吧「NIRVANA」逾6年的涂東東慨嘆,酒吧的營運支出今非昔比,以往大約時薪20元便可請到兼職侍應,而全職水吧的月薪亦不過8000元。

不過,自最低工資法例生效後,引發「漣漪效應」,如今員工薪金已被推升近一倍,酒的來貨價亦貴了50%,但一般酒吧也不敢加價,過去10多年來酒價近乎維持不變,「當年一Set啤酒賣300多元,現在亦只賣200多元,有時Happy Hour甚至100多元也有交易,堪稱『時光倒流價』,其實都是不合理的現象。」面對困境,業界亦不禁「唏噓的感慨一年年」。

涂又透露,為平衡經營成本壓力, 未來會花更多心思,舉辦不同主題活動吸引顧客,並透過社交平台做宣傳, 如暑假期間會舉辦比堅尼派對、冬季舉行歌唱比賽,並不時進行抽獎活動,務求做到「有招出招,一年12個月都有不同Events」,保持新鮮感。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以往很多港人喜歡下班後,相約三五知己到酒吧喝酒聊天減壓,惟時移世易,香港酒吧及卡拉OK業權益促進組幹事杜妙如指出,時下年輕人的娛樂模式已改變。

「在8、9年前,酒吧業稱得上是百花齊放,當年不少介乎30至50歲的客人,大多具有經濟基礎,消費力較高,更會一周飲足四、五晚。」但隨着該批客人年紀漸大,逐漸修心養性,年輕一輩又有其他不同娛樂選擇,未能接棒成為酒吧新一代客源,令青黃不接問題惡化。

租金回落成救命草

面對市場變遷,酒吧業協會副主席錢雋永承認,經濟不景,酒吧人均消費的確較以往下跌;為求自救,業界打算集資推出應用程式(App),向消費者提供酒吧優惠及最新資訊,預計最快可在暑假推出市場,冀助業界在逆市中殺出一條血路。

他補充,凡事有危必有機,現時對業界相對利好消息,是租金水平過去一年下跌10%至20%,故並未出現大規模結業潮,即使偶有酒吧結業,亦可能是老闆找到租金更相宜的舖位另起爐灶;事實上,近期已有愈來愈多樓上吧重回地舖發展,如太子區本月便有3間地舖酒吧開業,「地舖租約一般5年,不似樓上舖要兩年續一次約,老闆不用擔心兩年後被大幅加租或逼遷,自然較願意投資。」

採訪、撰文:何倩敏

攝影:何澤、黃俊耀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