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日
有些顏色彷彿注定相沖,像黃與藍、藍與綠。我和閨蜜也因為一條裙子的顏色,各持己見,幾乎要像二〇一五年網上「藍黑或白金裙子」顏色爭議事件,把裙子放上網讓大家投票。
某天上街前,她用手機傳來圖片,告訴我第二天會穿圖中的裙子,希望我能穿相似顏色,齊齊「閨蜜裝」。圖片中裙子是粉藍色,沒問題。
第二天在酒店大堂接她。她一見到我就皺眉頭,「不是說好穿同樣顏色嗎?為什麼是藍色?」我指着她身上裙子,「你也是穿粉藍呀!」她反駁:「我身上是湖水綠,不是粉藍。」看來看去,她的裙子就是粉藍色,跟嬰兒衣服常用的baby blue很接近,無論如何這並非綠色。如果她一定要用「湖水」形容,應是湖水藍,非湖水綠。
我們索性問看門人,尋求第三者意見,他回答「淡淡的藍」。閨蜜不服,堅持是綠。罷了,裙子主人是她,她說了算。
藍和綠有這麼近似嗎?為什麼我們的顏色感知會有分歧?當年發生裙子顏色爭議後,Wired.com請美國衞斯理學院專門研究色彩與錯覺的神經科學家Bevil Conway解釋,他指出,當視覺系統正在觀看一件東西時,背景很容易影響顏色判斷,例如在日光下,視覺系統會試圖消除日光軸的色偏;而有些顏色,在白燈或黃燈下會變得不同,用手機、電腦去看,又會出現不同感知。這一點,習慣網購的人都清楚,很多時候在屏幕上看到的產品顏色,跟收到貨品的實際顏色,常有差異。
不過,無論我用手機看閨蜜的裙子,還是在日光下看,都是粉藍色,只有她執意說是綠,後來又發生類似事件,我才恍然大悟;幾天後,她說會穿一條紫色裙子,整條裙子底色是翠綠,上面有些紫色圖案。她以圖案主導顏色,我以整體顏色比例判斷;之前她穿的粉藍裙子,上面有綠色小花。藍綠之謎終解開。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辛棄疾《賀新郎.用前韻再賦》 |
上一篇: | 偏偏喜歡陳百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