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9月29日

林創成 嚮往發呆

打龜何解

認識了幾位釣魚發燒友,其中一位擁有60支以上魚竿,輔助工具不計其數,不得不佩服到五體投地。發燒若此,莫非釣魚界的神級高手?秉性謙虛的他自嘲道,工具多不代表漁獲多,反而是因為從來缺乏釣魚運,釣來釣去都頻頻食白果,所以才着眼於「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鑽研工夫,如果每次投餌皆滿載而歸,一支竿足以走天涯。

十八般釣具樣樣皆全的發燒友,是否過度敦厚不得而知,不過,有一事卻確鑿無誤,那天傍晚跟他和另外幾位朋友前往岸邊垂釣,一行五人全部打龜,魚毛都冇條。當然矣,抱歉了,累街坊的地獄黑仔王可能是我。

缺乏釣魚運大概是每個釣友最常遇見的煩惱,名為釣魚,實為餵魚,白忙一場兩手空空悵然而回,造就了「打龜」這個流行術語。按字面理解,打龜可謂莫名其妙,釣魚和龜為什麼扯上關係?

原來嘛,打龜的講法源於台灣閩南語的貢龜,意思是進貢給皇帝的烏龜。古時候,烏龜是極之珍貴又寓意吉祥的動物,萬歲爺列作收納的貢品,民間老百姓為朝廷送上貢品烏龜,也就兩手空空悵然而回,不要期望得到什麼禮尚往來的餽贈。久而久之,貢龜衍生出只有付出卻一無所獲的意思。

台語的貢龜又可寫作槓龜或扛龜,讀音都一樣,可是大家想想,「扛」字和「打」字寫法是否差不多?於是乎,扛龜變作打龜,並不是老羞成怒虐打動物。

打龜不單適用於釣魚食白果,博彩界也作興這樣的講法,押注了金錢,結果輸得乾乾淨淨,賭徒亦會戲言「打龜」。

台灣報章有時會形容某某明星或某某電影在某某頒獎禮上貢龜,亦即白費心機毫無收穫,情況跟釣魚打龜和賭錢打龜大同小異。

 

(編者按:林創成最新著作《嚮往發呆4──伴疫歲月》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