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9月23日

伍懷璞 國學與生活

人際交往要「距離」

中秋快到,又是親朋團聚的日子。

原來,人與人之間,要保持良好關係,需要有剛剛好的「距離」,才讓彼此產生正面心理效應。

經濟學中有一個「刺蝟法則」:兩隻困倦的刺蝟,由於寒冷而擁在一起取暖,又因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長刺,很快就分開,卻又冷到受不了,於是再湊到一起。

然而,靠在一起時的刺痛使刺蝟們不得不再度分開。幾經折騰,牠們終於找到了一個彼此合適的距離,既能互相取暖,又不至於被彼此刺傷。「刺蝟法則」就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人與人相處,的確存在「距離」的要求。和喜歡的人交談要靠得近,熟人要比生人靠近,性格外向者要比性格內向者靠得近……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對「距離」之要求,也愈來愈強烈。在人際交往中,維持一種不遠不近、不長不短、恰到好處的「黃金距離」,才能使人與人之間保持最好的人際關係。

分為四類

人際交往中的距離,實際上是一種「心理距離」,乃客觀存在的一種距離,不以外部環境的改變而變動。每個人氣質、感情、情趣、思想、愛好、風俗習慣等各不相同,這些差異表現在人際交往中,就會導致交往雙方產生「心理距離」。

人際交往的「距離」,沒固定數字,它因人、因場合而異。美國人類學家霍爾博士(Edward Twitchell Hall, Jr., 1914–2009),將交往中的距離分為四類:

(一)親密距離:指交往中的空間距離保持在15至44厘米之間,是交往中雙方身體很容易接觸到的一種距離,可讓交往中之一方輕鬆地感受到另一方氣息,使雙方因身體上的接觸而感受到愉悅。多用於夫妻或情人之間,也可用於父母與子女之間。

(二)私人距離:指交往中的空間距離保持在46至122厘米之間,這種距離使雙方身體很少接觸,多用於朋友間的交往,亦可用於某些特殊社交場合。

(三)社交距離:指交往中的空間距離保持在1.2米到3.7米之間,為一種禮節上或公事上的距離,活動範圍相對靈活,交往中的兩人可相距五六步遠,也可相距兩三步。這種距離對於雙方沒過多地被束縛,通常用於兩人關係並非在很熟的狀態下。

(四)公眾距離:指人們在交往中的空間距離在3.7米到7.6米之間,如舞台上演員與觀眾之間的距離、講台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乃約束力最弱的一種交往距離。

「交往距離」在人際關係中必須存在。雖然人們交往之目的,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來往,形成相互間的一種互動,逐漸地消除人與人的心理距離,尋找交往雙方之差異性,進而產生交往的興趣。不過,當與另一個人交往時,人們需要尋找屬於自己的個體空間,這空間可以很好地保護一己,在人際交往中建立一個心理緩衝地帶,減少各人之間的摩擦,強化人際交往效果。因此,要合理把握人際交往距離。

措施如下。

三種措施

1.要把握到與他人保持恰當距離。在人際交往中,每個人之間都應保留一條最後的底線。即使朋友或親人,有些話亦不可說,說了可能會給別人帶來麻煩和傷害,自己也沒了私人空間,這不利於交往。保持恰當距離,可保留雙方之間的尊重與快樂。

2.要把握到遵循由遠及近、由疏及密的原則。每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接受能力有差異,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為由不知到知、由不了解到了解的一個過程,用一個合理距離去接觸交往對象,乃尊重對方的表現。

3.要把握到選擇恰當的時間與空間距離,進而調整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

人們若想進一步了解另一個人,可以採取縮短空間距離之方式,來增加與另一人的交往時間,從而判斷自己與對方之間的「心理距離」。

對人際距離的把握,還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留意三方面

首先,尊重別人隱私。無論多麼親密的人際關係,也應彼此保留一些空間。愈親密的關係,愈要彼此尊重隱私。這種尊重表現為:不隨便打聽及追問他人的秘密;不隨便向他們吐露自己的隱私。過度自我暴露,會給對方帶來心理壓力,易失去應有的人際距離。

其次,有寬容意識。即我們要尊重和包容朋友的缺點、差異,從而可諒解對方的不是。

話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人若無包容別人的意識和胸襟,只挑剔他人缺點,不看其優點,便會將人際關係推向極端,難交到朋友。

最後,懂得運用「距離效應」。這裏的距離指時間和空間上的間隔。所謂「距離產生美」,由於時間和空間的阻隔,更易激起人們探索慾望,別人的好奇,正源於自身內在吸引力的一部分。

撰文 : 伍懷璞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