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9月20日

譚淑美 訪談錄

唐樓研究者陳國豪 為古蹟打自由工

為了興趣,你可以去到幾盡?

今年29歲的陳國豪(Leo),本身有大學學歷,卻因熱愛古蹟文化,寧願當自由工作者——攝影師,不願打寫字樓工。「我想時間自由一點,如果有份正職,譬如說聽到一個霓虹燈招牌正被拆卸,我連即刻衝出去拍攝都不能。」

他亦是Facebook專頁「尋蹤覓蹟」網主,粉絲人數達2.2萬人。最新著作《尋蹤覓蹟:香港唐樓故事》,內容介紹隱藏於本港都市的美麗唐樓,由威靈頓街120號講起,這唐樓在香港古蹟研究有特殊意義,因它被認定為本地「第一代唐樓」,有逾140年歷史。現時該唐樓由市建局管有,在修繕當中。Leo明查暗訪,得知它的現況……

Leo的著作指出,威靈頓街120號在約1879至1880年建成,是一幢中西合璧建築,主體以青磚牆壁及木樓板所造,屋頂則用中式瓦片疊砌,窗戶很小,但可見猶如西方教堂的典型圓拱形窗戶。他曾入內部觀察,指唐樓因窗戶細小,室內不透光,空氣流通度亦低。

現時唐樓因在修繕中,被布幕遮蓋,Leo訪問了一些該地盤的建築工人與另一些曾入內的人。「才得知金字瓦頂遭滅頂、內櫳木樑、木地板一一掏空,即是只剩下個殼!」他慨嘆。

首間華人百貨舊址

中上環一帶唐樓保存較多,威靈頓街120號以外,Leo帶記者參觀了兩個地點,包括皇后大道中172至176號及士丹頓街88至90號。前者是百多年前本港首間華人百貨公司「先施」舊址;後者近期完成活化,將作為「共居」項目,回歸它本來的用途——民居。

先說「舊先施」,現址地下仍作商業用途,有一間洋服店、一間涼果小食舖、一間金行。當年先施創辦人馬應彪,在澳洲賺了第一桶金後,因見到澳洲的百貨公司出現,於是他回港引入同類生意,並在1900年於上址開設先施百貨公司。

Leo指着唐樓的觀賞位,包括一排花瓶形裝飾欄杆,「外牆兼有弓形拱裝飾,風格屬古典設計。」然後他帶記者去到威靈頓街看唐樓的背面,雖然華美欠奉,但見到兩條以今天消防條例來說應該不合格的狹窄古董樓梯。

看完先施「遺址」後,沿着斜坡一直行上PMQ(元創方)附近,即見到一個在「卅間」社區範圍內的唐樓群。這唐樓群處於士丹頓街88至90號、華賢坊西6至10號一帶,屬戰後建築。因市建局近年已將之翻新並準備以「共居」模式出租,可見狀態良好。

部分唐樓因順應地勢,每層樓往上移,可是仍然保持整個結構平衡,「這叫做『錯層』設計,每幢樓不會歪歪斜斜,可見當時的建築水平已很巧妙。」Leo介紹說。他又指唐樓群其實一度空置多時,稱得上「廢墟」,「有很多老鼠亂竄」。

講完港島區唐樓,講一講陳國豪最喜歡的一幢,那是位於旺角彌敦道729號的別樹一幟建築。書內形容此唐樓為「鬧市塵囂中被遺忘的香港故事」。

先說建築特色,Leo指這屬於香港第三代戰前唐樓,最別致的設計是牆身罕有地有一對巨型愛奧尼亞式圓柱,相當優雅。唐樓頂正中位置有「1929」字樣,代表建築年份,即有差不多100年歷史。Leo補充,這唐樓見證着一個習武故事,話說有「豬肉榮」之稱的洪拳大師林世榮,其弟子陳漢宗於1938年在上址設立武館兼營跌打診所,陳漢宗曾在不少電影擔任武術指導,宏揚師公黃飛鴻武學。此事甚少人提起,直至陳漢宗一名意大利籍徒弟著書,才得到更多人關注。

見證抗日特務故事

九龍還有一幢美麗唐樓,坐落在彌敦道190號,見證着抗日時期一個「特務」故事。話說此唐樓於1937年落成,由一對美國華僑夫婦興建,他們定居香港後,打算把美國飲食文化帶來港,所以這幢樓原本樓上作住屋,地下經營着一間平價西餐廳。二戰爆發,香港淪陷,餐廳被日本人強佔,樓上仍讓華僑夫婦一家人居住。

當年的樓房最多兩三層高,而這幢樓有4層,於是有人想到利用它的天台作秘密瞭望台。其時,華僑夫婦兩名兒子被英軍徵召,在天台監視日軍在九龍半島的活動,並定期將觀察所得滙報。他們甚至曾協助美國航空隊進行空襲(日軍統治下的)香港行動。兩兄弟其中一人懂得製作電報機,把情報送出。可惜,這情報工作不久便被日軍發現,兩兄弟一人死於獄中,另一人雖然可出獄,終傷重不治。

被問對唐樓的興趣從何而來,陳國豪笑指自己小時候像「遊牧民族」,住過不少地方。他亦曾在唐樓居住,不過,那裏的外形就比較普通。「深水埗唐五樓,治安差、環境差、內櫳殘舊又要行樓梯——全部印象都不好。」他笑道。

真正讓他愛上唐樓,因後來開始接觸攝影。「拍了一段日子發現,唐樓有些細緻位頗有趣味,例如樓梯的通花外牆、懸臂式露台,一些唐樓更使用了斜面設計、狗臂式樓梯……」

什麼是斜面設計?

「1960年代香港有一條『街影法』,要求兩邊樓宇各自形成一條七十幾度的向上斜線,以讓更多陽光能進入街內,減少街道陰影面積。」Leo不徐不疾地解釋。

至於狗臂式樓梯,他再闡釋說:「第一至三代唐樓的樓梯又長又斜,狗臂梯即行到一半有個平台,我們剛才去的『卅間』唐樓就有這個設計。」

狗臂梯即是一層樓分成兩段樓梯,中間有一個拐彎處亦即Leo所說的「平台」,由於樓梯呈狗臂的L形而得名。「好處是令樓梯不會太斜,大家行上行落更易就位。此外,地下在興建狗臂梯後會有一個小空間,很多樓梯底小舖就是這樣得來的。」

一般人覺得唐樓與洋樓的分別是前者沒升降機,後者有。然而陳國豪搜集回來的資料顯示,分辨方法應該是有沒有預早在興建時區劃間隔。「唐樓與洋樓的分別是『間隔』,洋樓有升降機位置,且房子分為主人房、廁所等;但唐樓剛起好時,通常除廚房外沒任何間隔,因唐樓最早是有錢人興建來讓窮人住,500呎的房子可供四五十人居住。」陳國豪補充這是戰前的事,戰後所興建的唐樓,開始慢慢有間隔。

香港唐樓的保育工作,他覺得如何?

「相當困難——戰前的唐樓,通常是一幢幢地賣,業權較統一;但戰後想多一些人有屋住,變成一個個單位地賣出去。當業權分散,只要其中兩三個業主不同意保育,就不能成事。」

陳國豪停下來,喝一口冰綠茶鮮奶再說:「相比外國甚至澳門與廣州,人家有壯觀的唐樓群可看,且騎樓與騎樓之間構成迴廊,香港只是一幢幢各自保育,難構成一個城市景觀。」

 

陳國豪(Leo)小檔案

年齡:29歲

出生地點:香港

職業:攝影師

學歷:城市大學文化與文化產業管理學士

 

撰文:譚淑美

[email protected]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