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5日
人類史上最暢銷的女作家是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沒有之一。其著作總銷量超過20億冊,僅僅屈居於《聖經》和大文豪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之下。
今天是「推理小說女王」133歲生忌,英國牛津郡上周六為她豎立雕像,改編小說Hallowe'en Party的新戲《威尼斯謀殺案》(A Haunting in Venice)剛上映。
阿嘉莎克莉絲蒂原名Agatha May Clarissa Miller,生於英國德文郡,來自大富之家,性格內向,孩童時期從未接受過正規學校教育,自小由私人老師教導讀書識字,並在母親鼓勵下博覽群書,年紀輕輕已提筆作詩,18歲開始撰寫短篇小說。
她的寫作生涯長達半世紀,總共完成66本長篇小說、超過100部短篇小說,還有17個劇本,作品迄今被翻譯成103種語言,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認證為最多語言譯本作家。阿嘉莎母親克拉拉待人真誠、想像力豐富,女兒自小受感染。
婚後寫作
不過,對阿嘉莎創作生涯影響最深遠的,始終是經歷一戰和二戰的洗禮。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她隨母親前往埃及開羅,發現自己對考古學興趣濃厚,不久就戀上英國皇家飛行隊機師阿奇克莉絲蒂(Archie Christie)。兩人於1914年平安夜結婚。
阿奇為了保家衞國,婚後不久即前往法國戰場,留下新婚妻子在英國南部的醫院擔任藥劑師,4年裏兩夫婦經常分隔兩地,就是這段日子造就阿嘉莎寫出偵探小說處女作《史岱爾莊謀殺案》(The Mysterious Affair at Styles),名偵探白羅就此誕生。
一戰時期,比利時難民營大多設於英格蘭郊區,阿嘉莎受到啟發,把偵探角色設定為比利時難民,前身為比利時警察,機智而冷靜。
阿嘉莎的筆尖像戰場女兵一樣愈戰愈勇,逐漸放膽創作不同類型推理故事,如「鴛鴦神探」湯米和陶品絲,還有女偵探瑪波小姐,事業平步青雲。
然而,世界上大部分作家的人生路也不平坦,她亦不例外,35歲時母親離世,加上丈夫出軌,阿嘉莎大受打擊,曾經一聲不響失蹤11日,使她本尊也成為「推理小說主角」。
由於阿嘉莎失蹤時把女兒留給保姆後獨自離去,翌日汽車被發現棄置於幾公里外,導致傳言滿天飛,包括為情自殺、被丈夫謀殺等,事件很快驚動政府,連時任內政大臣亦介入要求警方盡快破案,更是英國史上首次出動飛機尋人。有趣的是,她曾用丈夫情婦名字Nancy Neele在《泰晤士報》刊登尋人啟事,似乎「早有預謀」。
離奇失蹤
由於被視為嫌疑人之一,阿奇為了舉出「不在場證據」,不得不向警方承認阿嘉莎失蹤時,他正與情婦卿卿我我。問世間情為何物?最終,「推理小說女王」被尋回時竟然短暫失憶,甚至推敲不到自己曾往何處,下榻酒店時更用上丈夫情婦名字登記,終其一生也無人知道「真相」,故事比她任何一部小說更懸疑。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首段婚姻畫上句號後,阿嘉莎暫別傷心地,搭乘「東方快車」(Orient Express)穿越歐洲大陸,進行多次考古之旅,途中邂逅考古學家馬龍爵士(Max Mallowan),亦即第二任丈夫。兩人於1930年拉埋天窗,多次結伴出國,《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謀殺案》等膾炙人口小說正是在旅遊途中得到靈感。
阿嘉莎尋得第二春後,世界再度捲入戰事,馬龍在二戰期間前往開羅,她在MeTime時創出被後人改編無數次的神作《一個都不留》(And Then There Were None),二戰結束後,阿嘉莎和馬龍終於能延續甜蜜,而她亦開始放慢創作步伐,享受人生,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是1974年的《東方快車謀殺案》電影首映夜。
本格推理浪潮已過,但阿嘉莎的作品歷久不衰,主因是其人物描寫功力深厚,尤其擅長刻畫人性。她自認是「小女人」,嗜好是剪草種花和做家務,可是在愛情世界,她卻有着「大女人」的倔強和冒險精神,她當年已獨自旅行,又不理母親反對與首任丈夫結婚,看似矛盾的呼應,實際上就是人性。
「當我從業餘寫作轉為職業作家後,突然有一瞬間體會到,這職業的重擔是,你必須在不想寫作時、不喜歡自己寫的東西時、寫出平凡無奇的事物時,依舊保持筆耕不輟。」所謂「做嗰行、厭嗰行」,試問世上幾多人真心熱愛自己的工作,阿嘉莎的說話或許是部分文字工作者心聲。
撰文 : 占飛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白羅撞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