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9月11日

馬揮 人云我云

快思慢想

榮獲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快思慢想》一書中指出,人的思維分兩種方式:Type 1是快思,直覺思考問題,快速下結論;Type 2是慢想,理性分析和邏輯思考問題,下結論較慢。採用哪種方式思考,視乎問題性質以及個人習慣。人可分為慢想派和快思派兩大類。

有了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後,現代人每天都收到許多資訊——時事、新聞、娛樂八卦、坊間傳聞、朋友近況……等等。大多數人都不為已甚,以快思去處理,皆因快思節省腦力和時間。多少人會認真慢想,以邏輯分析和批判思考,逐一分辨資訊真偽對錯呢?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研究團隊進行了3個研究顯示:愈來愈多人成了快思派,遇到問題懶得慢想。這符合卡尼曼在書中所言,人都是Cognitive misers,即懶得動腦筋者。研究團隊要受訪者回答的問題十分簡單,例如:球拍和球共值1.1元,球拍比球貴1元,問球價值若干?結果,只有33%答對,許多受過大學教育的受訪者都答錯,皆因彼等只以快思解答。答對的大多在Cognitive Reflection Test中成績較佳,換句話說,彼等都是較多慢想、較「聰明」的人;反之,答錯者大多是懶動腦筋的快思派。

麻省理工研究團隊做的兩個研究發現,在手機和社交媒體接收新聞的受訪者,較容易相信謠言、傳聞、八卦、假新聞、後真相等等,跟彼等的政治立場關係不大,反而跟彼等是快思派或慢想派有關。快思派因為懶得邏輯分析和批判思考,只要謠言或假新聞讀起來Make sense,彼等就信以為真。

讀者切勿快思,認為這兩個調查證明:多使用手機和社交媒體,會使人變成Lazy thinker,輕信謠言和假新聞。這些調查只能證明兩者相關(Correlated),而非因果關係,可能是快思派多用手機和社交媒體而已!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