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8日
本港一宗遺棄兒童事件,讓所有人為之側目。世界上,竟然有這樣狠心的父母?
現實中無數殘忍悲哀故事,背後總因為錯綜複雜的社會問題,加上人心陰暗而促成。
《好好照顧瑪雅:虐兒案羅生門》,一套使人看罷充滿沉重無力感的紀錄片。
一件難以梳理的案件,誰是誰非,實在無法從不同人士口中,還原真正的事實原因。
更何況,這裏涉及的錯誤和邪惡,當事人設法躲避、閃爍其詞,受害者追討的同時,也涉及情感和選擇性傷害回憶,誰是真正受害者?
我們都是凡人。每個人,是制度下的受害者。
故事發生在美國著名的兒童醫院,因為一名兒童患者入院時的症狀,懷疑涉及虐兒罪案,父母受到嚴格審查,也有人因此鋃鐺入獄。在調查期間,父母與子女無法接觸,親情隔絕。
當家人律師提到是否有辦法讓母親和患病女兒來個擁抱,法庭斷然說不。
這是一個現代社會的悲劇。
現世代父母的角色,不斷被淡化;兒童是珍貴的社會財富,本身不懂保護、也無法表達自己,這種默定的價值觀,衍生片中的悲劇。
個人與制度對抗,注定焦頭爛額。誰對誰錯,其實我們只是凡夫,沒人可以真正當其他人的判官、做分辨善惡的上帝。因為,每一個人都有私心,也無法參透對方的私心;更無法參透過去與未來。
一名女記者在撰寫關於兒童福利議題時,挖到這宗案件,報道出街後,收到不同電郵,表示自己子女患病,進入同一家醫院後,父母其中一方被控虐兒,同樣的事情,原來不是獨例。
放映至今,公義仍未伸張。案件拖到本月再審。結果如何,還有待正式審訊。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日本可能魚與熊掌兼得 |
上一篇: | DO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