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7日
「泡菜」古時稱作「葅」,起源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時期,及至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一書,更詳細記載製作泡菜方法,可見這美食在民間相當流行。其實世界各地都有泡菜文化,做法大同小異。日本人稱作「漬物」,有鹽漬、酒粕漬、米糠味噌漬、醋漬、醬油漬等。韓國人的「Kimchi」,主要使用大白菜、鹽、魚露、蝦醬、辣椒粉和蘋果醃製。外國人則多用醋製作「Pickle」。
中國各地都有泡菜,廣東人喚作「酸菜」,食材包括蘿蔔、青瓜、子薑、芥菜、沙葛、甘筍等,使用醋浸醃和辣椒泡製,以前小販常於大街小巷擺賣,是味道絕佳的醒胃小食。上酒樓時,店家都會奉上一碟收費酸菜,主要供樓面侍應小費(酸菜錢)。在吃飯之前,先吃點泡菜,真有提高食慾之功。
泡菜爽脆可口,具有豐富營養。泡菜經鹽、醋密封漬製後,起了複雜化學變化,且產生一種乳酸菌,對身體和腸道非常有益。韓國人和日本人幾乎每餐都會吃泡菜或漬物。
中國泡菜亦有南北之分,各有特色。清代袁枚的《隨園食單》記述,北方酸菜有生醃和熟醃兩種,皆以大白菜為原料,生醃:把大白菜摘去爛葉後,晾曬幾天,清水洗淨,一層層排在大瓦缸裏加鹽,菜缸頂壓一塊大石,再加涼白開水浸醃,密封待其發酵30天。熟醃必須燒一鍋開水,把菜放在鍋裏略燙,放涼後壓入缸內醃製。
對泡菜吃法最講究的,必屬四川、淮揚菜系做法。江浙人有一種「糟菜」,用上冬菜芯風乾後,將菜葉包好,鋪一層酒糟,重疊放罎內,當取食時,打開菜包,菜得糟味,風味一流。
全靠滷汁
大畫家兼美食家的四川人張大千,對泡菜有着深入見解。據他憶述,四川菜館中的泡菜,各家風味不同。全靠滷汁昇華,這汁愈陳愈香,皆由熟練師傅泡製,風味一絕,一試難忘。
班哥亦喜歡吃泡菜,每次在富嘉閣開餐,阿一真徒基哥奉上敬菜,必有鹹酸菜和花生米,再加一杯單一麥芽威士忌,頗有「與爾炎天銷日永,不賦閒愁只賦伊」之妙。夏日炎炎一杯在手,吃吃泡菜樂而忘憂。
(編者按:班哥最新著作《班哥有食緣》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國籍糾紛 |
上一篇: | 裁判司署古蹟 傳統英倫格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