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9月7日

王建芳醫生 微言芳談

痛風(下)

上回講到90歲的陳伯(假名)因飲食習慣改變,引致急性痛風關節炎,不單發燒,左腳跟也痛,連站立都有困難,在服用秋水仙鹼後,病情迅速受控,整個人輕鬆了。

但陳太很擔心,不知如何處理陳伯的飲食。她上網看了很多關於痛風的資料,愈看就愈憂心。等到陳伯回去覆診,陳太終於有機會把所有疑難掏出來。第一,陳太不明白為何陳伯會突然有痛風。第二,她不明白為什麼別人痛風只是關節發炎有痛,陳伯卻發燒,是不是有何併發症?為什麼不用吃抗生素呢?第三,她想知道陳伯以後是否要長期吃尿酸藥,還要戒口呢?

陳伯之所以突然間會有痛風,和他在孫兒到訪期間暴飲暴食有關。之前提到,陳伯在陳太的「監控」底下,每餐都很節制,清茶淡飯,不煙不酒,可是孩子回來的幾天,進食大量高普林(嘌呤)食物和飲料,尤其發病前一天的海鮮大餐:蝦、花甲、龍蝦、鮑魚、汽水、啤酒,皆是引致痛風發作的高危食物;普林在人體轉化為尿酸,尿酸鹽再凝聚在關節,就發病了。痛風關節炎是一種炎症,所有炎症都可以引致發燒反應。炎症的嚴重程度,反映在關節液裏的白血球數目:白血球數目愈高,代表關節發炎情況愈厲害。

那麼,像陳伯這樣的狀況,是否長期吃藥呢?這有好幾方面要考慮。由於陳伯第一次發病,而且明顯地和飲食習慣改變有關,有理由相信依照他平日的餐單進食時,病況應該受控,所以暫時可先觀察,並注意減少進食、飲用高普林的東西。

如果陳伯調控飲食後還發病,又或者血液的尿酸水平仍然超標,就要考慮服藥控制。尿酸水平高,除了引致急性痛風關節炎發作、關節疼痛不適和發燒外,尿酸鹽也會在關節、腎臟和心肌沉積,演變成痛風石,破壞關節和內臟。因此,若病人尿酸水平過高和有多發痛風關節炎,就不能怠慢,必須正視,要戒口和長期使用藥物來控制。

作者為臨床微生物及感染學專科醫生

 

[信健康] 再談痛風症狀須知,醫生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